人音版七年级第六单元嵩岳风《牧羊曲》教案(第二课时)
(2013-01-09 11:14:02)
标签:
第六单元教案特色良好习惯朝气教育 |
分类: 我的教学 |
第七单元 嵩岳风
教学内容:
一、歌曲 少林,少林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歌曲 《少林,少林》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能够用歌声表达对少林的赞颂,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学会并能达到背唱歌曲《少林,少林》。
三、教学重点:
学唱《少林,少林》时应把有感情的歌唱作为歌曲的学习重点。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的演唱作为歌曲的学习难点。
五、教学方法:
视唱法、讲解法、练习法
六、教学用具:
风琴、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流畅而富有朝气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
2、介绍相关知识
(1)背景资料:
a、歌曲《少林,少林》是故事片《少林寺》中的主题歌,它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一首男生四重唱歌曲。
b、《少林寺》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武打影片,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该影片以历史上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为主线,把我国传统武术运动升华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掀起了国内外学习武术的一股强大浪潮,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c、《少林,少林》这首男生四重唱歌曲,把少林十三棍僧的英武豪侠精神表现得非常充分。
(2)地理位置: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中岳嵩山脚下,它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这座千年古寺,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3)歌曲分析:
歌曲《少林,少林》是进行曲的体裁,是大调式,其色彩明朗,2/4的拍子。流畅而富有朝气的音调感动了千百万人。
这首歌曲是由两个乐段加尾声构成的。第一乐段以英武豪侠的风格为主;第二乐段带有抒情性、叙述性的情调;尾声的音乐将人们引向了无尽的遐想之中。
3、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赏歌曲: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
(2)师:歌曲欣赏完后,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自豪地、有朝气地、活泼的。歌曲把少林十三棍僧那种英武豪侠的精神表现出来了。
(3)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情绪来学
习唱这首歌曲。
生:自豪地、朝气蓬勃地来演唱歌曲。
(4)分句分段教唱,分组练习。
(5)纠正演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6)再次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小声跟唱。特别要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7)让学生情绪饱满的演唱全曲。
(8)小结本节课。
(9)下课。
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所学的内容:歌曲《少林,少林》的演唱。对少林寺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也有所了解,在表现歌曲的力度、音色、情感上有不足,需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 牧羊曲
嵩岳风
2、实践与创造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嵩岳风》、《牧羊曲》的音乐情绪与风格,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熟悉坠胡的音色。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解法、
五、教学用具:
风琴、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
3、放录音欣赏歌曲《牧羊曲》,老师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
(1)歌曲《牧羊曲》是作曲家王立平作词作曲。
(2)歌曲《牧羊曲》是故事片《少林寺》中的一首插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一首女声独唱歌曲。
(3)这首歌曲与《少林寺》电影中的英武豪侠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它用婉转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嵩山儿女的柔情。
(4)歌曲《牧羊曲》是2/4、4/4的变换拍子,曲调舒展自然,充满着山歌的情调。
(5)歌曲结构为一段体加尾声句,单一的主题,风格非常突出。歌词将嵩山的风景,寺院的钟声,嵩山儿女的侠骨柔情充分的表现出来。它使人陶醉,令人难以忘怀。
4、放录音欣赏歌曲《嵩岳风》,老师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
(1)背景资料:
坠胡与乐队《嵩岳风》是由河南省艺术研究所作曲家方可杰先生创作的。该作品吸收了河南民间音乐《大起板》、《老八板》的音调,借鉴了坠胡独奏曲《大起板》中“一唱众合”的对奏手法。
该作品气势恢弘,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特点。
(2)乐曲分析:
《嵩岳风》这首乐曲是方可杰先生专门为河南省少林武术节开幕式创作的一首大型团体操表演音乐。
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取材于《大起板》,充分表现了“一唱众合”的风格特征。第二部分取材于豫剧《老八板》的音调,变换拍子,风格、特色较为突出。
5、欣赏完后,老师弹琴学生跟唱《少林,少林》、《牧羊曲》。
6、小结本节课。
7、下课!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牧羊曲》,而且通过欣赏也让学生逐步在了解歌曲音乐手法上有所提高。
教学内容:
一、歌曲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歌曲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
七、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流畅而富有朝气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
2、介绍相关知识
(1)背景资料:
a、歌曲《少林,少林》是故事片《少林寺》中的主题歌,它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一首男生四重唱歌曲。
b、《少林寺》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武打影片,曾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该影片以历史上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为主线,把我国传统武术运动升华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掀起了国内外学习武术的一股强大浪潮,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c、《少林,少林》这首男生四重唱歌曲,把少林十三棍僧的英武豪侠精神表现得非常充分。
(2)地理位置:
(3)歌曲分析:
3、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赏歌曲:你感觉这首歌曲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心情?)
生:自豪地、有朝气地、活泼的。歌曲把少林十三棍僧那种英武豪侠的精神表现出来了。
习唱这首歌曲。
生:自豪地、朝气蓬勃地来演唱歌曲。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
嵩岳风
2、实践与创造
二、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用具: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
3、放录音欣赏歌曲《牧羊曲》,老师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
(3)这首歌曲与《少林寺》电影中的英武豪侠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它用婉转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嵩山儿女的柔情。
(4)歌曲《牧羊曲》是2/4、4/4的变换拍子,曲调舒展自然,充满着山歌的情调。
(5)歌曲结构为一段体加尾声句,单一的主题,风格非常突出。歌词将嵩山的风景,寺院的钟声,嵩山儿女的侠骨柔情充分的表现出来。它使人陶醉,令人难以忘怀。
4、放录音欣赏歌曲《嵩岳风》,老师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
(2)乐曲分析:
7、下课!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