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保护小昆虫(含小动物)的讨论

(2008-07-28 13:33:2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动物

育儿

小昆虫

法布尔

分类: 4~5岁

2008.7.28(一)

 

儿子最近一阶段可能是看《昆虫记》看多了,也学会像法布尔先生一样对各种昆虫感兴趣了,有时在走路的时侯都会低着头,到处瞅着有没有他心怡的小动物或小昆虫。就连他不开心时只要提起一个《昆虫记》上有的昆虫,或者告诉他去哪能看到螳螂等小昆虫,他都会破涕为笑。

 

我为儿子能有如此好奇心,到处探索而感到高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的兴趣不光是捉到它们简单地观察而已,有时会弄死它们,甚至还‘残忍’地弄掉它们的头。我为此有点担心了,孩子这样该如何去引导他,让他既能观察又能不伤害小昆虫或小动物?

 

上周他捉到蜻蜓并将它的头弄掉,为的是看看蜻蜓没了肚子,头会不会动?看它会不会出血?我在表扬他观察细致,提出自已的想法并努力去寻找答案的做法给予了高度地赞赏,但同时也提出批评:这样对待蜻蜓有点过火,小蜻蜓很疼很可怜,希望儿子下次最好能爱护小昆虫,不要这样对待它。结果儿子半天没吱声。后来出去时他又踩死了一只大蚂蚁,在我再次提醒他要爱护小昆虫时,儿子发话了,他问我:“法布尔为了观察小昆虫时不也这样吗?我也很难过!”

 

我怔在那里,他受法布尔‘毒害’之深,太令我吃惊。确实法布尔是有这么一句话,我一时不知让儿子读《昆虫记》是好是坏?甚至让他过早熟知这些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深思了好几天,昨天晚上临睡前我和儿子进行了讨论。下面是我们讨论的对话。

 

妈妈:儿子,你最近非常喜欢观察各种小昆虫,观察得很仔细还问了许多非常让人思索的问题,你长大了,进步了?

儿子:可惜我们这里好多小动物小昆虫都没有,姥姥家就有!(满脸向往状)

妈妈:我觉得捉到它们后观察一下就应该放生,要不然它们的妈妈多想它呀?

儿子:不行,我很喜欢!不能放!

妈妈:喜欢就限制它们的自由不好,你想把放到笼子里会怎么样?可以多观察几天,但是不要弄死它们,还要喂食品给它们吃,你能做到吗?

儿子:当然能!我吃什么就给它们吃什么呗!

妈妈:你挺有爱心的呀!但是你吃的东西它们可不爱吃,你要多观察一下它们爱吃什么,再去捉回来喂它们才行!

儿子:好吧!

妈妈:我相信你能做到,你从小就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懂得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以后可以做到不伤害它们吗?

儿子:我不是伤害它们,我就是想看看这样行不行?

妈妈:我知道你好奇心重,凡事都想问个明白弄清楚,这点很好,但是有个前提是不伤害它们才行,要当科学家而把好的益虫都弄死,这样的做法是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

儿子:好吧!

看着儿子有点难过,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妈妈:这样吧,我们可以拿害虫来做试验,益虫看过了就放生,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这不错!

妈妈:那你要多读书,分得清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才行呀!

儿子:好吧,妈妈,你帮我分清!

妈妈:行!我们一起学习!

 

关于如何保护小动物(小昆虫)的对话其实只能进行到此了,儿子的理解力还没上升到让他完全接受。仔细想想这孩子好奇心重,早就对这些小昆虫感兴趣了,连上下楼梯都会看挂在墙上的蜘蛛网。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很好的兴趣并积极引导他去思考问问题,很少教他要如何护它们不受伤害。为此我反思自已的行为决定从以下着手:

 

1、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同时让他知道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的道理。

2、  教会孩子分清益害虫之分,教会他如何正确观察昆虫的方法。

3、  自已以身作则,不伤害小昆虫或小动物。

4、  培养孩子的爱心,看见受伤的小动物或小昆虫时,和孩子一起采取急救、喂食等方法,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对它们的爱护。

 

就想到这些了,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补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