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2(三)
“企鹅,企鹅,我爱你!“儿子捧着个小企鹅玩具朝我跟前凑过来。“来,坐妈妈跟前!”“不行,我的企鹅的尾巴疼,坐不了了!”儿子像模像样地说。“是吗?那你知道企鹅的尾巴是做什么用的吗?”提起尾巴的事我就想考考儿子。
“它的尾巴呀,好像是坐下来休息用的!”小家伙开心地说。“有道理,可是它在海里游的时侯,尾巴也不能坐下来呀?”“噢?对呀!那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小家伙把问题抛给了我。“不知道吧?它的尾巴在游泳的时侯是掌握方向平衡用的呀!”我笑着说。“噢”小家伙又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那小鸟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一听真是开心,抛出问题也是希望他能思考并提出更多的问题。“噢,这个妈妈有点不知道了,你说说看吧?”有时妈妈也不能全能,适当地弱智一下能让儿子强大呢。果然儿子上钩了:“这个你都不知道呀?掌握方向用的呗!”他一脸地得意。我表扬他:“你真不错呀!连这个都知道?!可是你有尾巴吗?”“我当然有尾巴!”他不甘落后地说。“是吗?在哪里?在哪里?”我笑着问他,然后就去卫生间洗他刚换下来的衣服去了。
“妈妈,你看,我的尾巴!”儿子跑过来撅起小屁股给我看,我顿时大笑起来,他把一根棍子插在后屁股的秋裤里,棍子上还挂着一个小喇叭。“哈哈,你的尾巴还蛮有创意的呢?怎么尾巴上还挂着一个看足球用的小喇叭?”“那是螺旋桨,掌握方向用的呀!”儿子这么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非常有创意,真不错呀!”他听到我的表扬笑着跑开了。
后来我又趁机给他讲起了人其实是有尾巴的,只是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尾巴退化成一块尾骨保存了下来。
至此关于尾巴的讨论有了一个圆满的答复。什么是寓教于乐?什么是在玩中学习?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小例子,提出孩子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激发他的想像,在不经意中就让孩子学到了东西,还能让他自已创造一些东西来。如果我们坐下来生硬地给他讲解关于尾巴的故事,相信绝不会引发这么多的想像,孩子也不一定很爱听,即使听了也不一定会懂会记住什么。
学习真是无处不在呀!没必要强迫孩子学习什么,也许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让孩子接受,更能激发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家长也不会感觉很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