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寂寞深秋

标签:
洛阳老城区龙门石窟旅游 |
分类: 青春壮游--大陆之旅(二) |
【洛阳龙门石窟】
这是郑州开往成都的火车,途经洛阳,大家排队下车的时候,有人惊呼:老外啊!果然车外月台等著两个大背包的老外。火车上的人愉快谈笑说:洛阳有老外呢。
我来到洛阳,古老河南省难得有老外的城市。
在洛阳的时候,我住在老城区,洛阳的老城区不只是形容词,更是货真价实行政区的名字,在这里能看到老城区交警队、老城区什么行政中心之类的,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而在老城区,我所住的却是令人不敢恭维的旅馆,楼层走道堆著施工材料,到处飘满异味,房里放著巨型电脑,但要使用自己的笔记本时,服务员却一筹莫展。我相信洛阳能有更好住处,但在老城区,这已经是相对不错的选择,
洛阳的老城区一如其他城市的老城,被护城河所包围,城墙早已无踪,但城门重修,雄伟的城门有柔美的名字:丽景门。
我没有去考究,但丽景门这名字却让我联想到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女人深爱洛阳,不仅多次巡幸,最后索性迁都于此,丽景门这名字是否和这位女皇帝有关呢?我边逛边想著,放弃宏伟的长安不待,武则天为何独厚洛阳?今日的洛阳当然已非盛唐的洛阳,早退缩成为一个僻处中原角落的小城,据说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洛阳没落到市区人口只剩两万人。这几年人口当然多了,但在老城区,却仍然到处充满没落苍凉的气息。
从丽景门走进来,是一条仿古建筑的老街,彩旗飘飘,相当热闹,通往丽景门的古街是老城区主要观光景点,虽都是后来重修,但乐趣在于不只是为观光客服务的,里面开满超市之类的小店,附近居民也会进去买,让老街充满真正的活力,也让我不禁联想到,是否游客不足以支撑老街的生存?
【洛阳老街一景】
在老街一路走,能看到许多窄窄胡同口。拐进去,真实的洛阳就出现了,看似上世纪五十年代砖造楼房连绵一片,岁月沧桑,砖墙都成了灰黄。尽管不到百年,但灰黄色和爬藤植物的老楼仍然让整座洛阳老城散发强烈沧桑气息,路上可能走著鸡,灰尘可能扬起,门洞里是幽幽深深小院。
这是窄巷般的胡同,最宽处也难让两辆车同时过。就在这些胡同上,却随处可见"洛阳某某机械厂""洛阳纺织第几厂"之类招牌。招牌还在,早人去楼空,工厂已成历史名词。但从这些招牌的遗迹,却仍可想见过去这些窄胡同其实就是当地主要街道,而洛阳的范围应该就只是老城区这一块。我不禁想著上世纪人们的生活:住在胡同,工作在胡同,人一生所有需求似乎都能在步行二十分钟距离内解决。我感到无比压抑。
这座武则天喜爱的城市,洛河与伊水静静流过。一如千年之前。
【伊水,这名字让我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洛阳第一景点是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打车过去只要三十元。公交车也很方便。这座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我想就是洛阳之所以有老外的主因。
龙门石窟当然值得一游。最巨大的佛像据说就是武则天用自己的脂粉钱捐建的。
不过,洛阳深深烙印在我心的,却非那伊水畔的巨大石窟群。
唐朝早已远去,武则天只剩下传说,真实存在洛阳的,还是那片灰暗忧郁的老城区。黑黑窄窄的胡同,鸡跑在里面,尘土飞扬在上面。如踏进梦境般时光隧道。这无所不在的压抑,也许和阴雨有关,但当压抑到了一定程度,却会出现一种美丽,洛阳如此寂寞。但最寂寞的城市却不适合寂寞的人。寂寞需要躲进汹涌的人潮。而在寂寞的洛阳,脚步声却分外清晰,令人胆颤心惊,无处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