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之 告别奶瓶篇

(2010-11-03 22:24:22)
标签:

戒奶瓶

育儿

教养

亲子

孩子

成长

身心健康

盲目

尊重

需求

分类: 爱育自由·共同成长

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四周岁生日这天,给毛豆换了杯子喝奶,此举是依着之前和他的约定执行。

生日前个月,我试着跟他说:“等过了四岁生日,吃完四岁的生日蛋糕,我们就用杯子喝奶了好吗?”

小人儿很爽快地一口答应,并要求说:“用杯子冲奶奶,用蓝色的吸管喝。”(他最近最爱的颜色就是蓝色)

 

之后的二十来天里,重复提过这约定,每一次他都满口答应好。

于是,贯彻执行。

 

第一晚他自己挑了橙色的吸管杯子来冲,喝了两口他说:“我觉得用杯子冲的不甜。”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然后说不要了,我说不要的话那今天晚上就不喝奶奶了喔,他说好,之后很平静地刷牙、念书、睡觉。(我估计啊,是那晚生日蛋糕填饱了肚子,呵~)

 

隔天晚上,毛豆表露出对杯子喝奶有点无奈与抵触。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我就找了个不同的杯子来冲奶,让他自己放奶粉(一直以来非常乐于做这事儿,只是碍于窄口奶瓶的难度较少提供给他做),完了搅匀,自己喝完了。

 

再隔天晚上,我想既然约定好了,那就必须得贯彻始终。

看毛豆对杯子喝奶仍有些许失望,灵机一动下,找到了他一定会最爱的一个杯子,蓝色的玻璃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于是,他兴致高昂地自己冲奶奶,兴高采烈地喝剩了个底儿,他说:“饱了。”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然后屁颠颠儿地刷牙、念书、呼呼。

……

 

这样告别奶瓶的一个过程,联想起毛豆的成长往事,让我对“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又增强了一份体验。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教养,事半功倍 <wbr>之 <wbr>告别奶瓶篇

 

因断奶瓶而生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毛豆这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是爱奶多过饭的,这事儿一直是毛豆阿婆最为发愁的一件事儿,总是叨叨他吃饭太少,呵~

而依我看只认为他饭量如此而已,看长势一直很健康,所以也并不担心他营养的问题。

 

三岁以前,我就听到过断奶瓶的声音,理由是避免龋齿、牙齿畸形、造成“地包天”等等。

当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吮吸奶嘴喝奶这事儿,对毛豆不仅仅是饱腹的作用,还有安全感上的保障。

因为有时他受挫或者不开心哭过之后,也会要求“吃奶奶”。

他喝奶时和之后的那份喜悦与满足感,显而易见。

据此,在龋齿可能性与保护安全感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在两个月前,毛豆的喝奶量都还维持在大概一天少则两百、多则六百的奶量。

说起来毛豆阿婆说的最形象,即使这小人刚吃饱饭,想起来奶奶来也是仍旧可以咕嘟咕嘟喝完二百,小时候阿婆就爱说好像是“饭是饭肚,奶是奶肚”,互不影响似地,呵呵~

大约两个月前某次我很认真地跟毛豆说:

“以后咱们睡觉前都只喝一瓶奶奶了喔,因为你就快四岁了,已经长大了……”(因为他之前喝得多的时候是要分几次冲来喝的)

小人儿出乎意料地爽快答应,自此之后,就一直平静执行了下来,奶量锐减到一百五样子,有时还吃不完。

这次尝试之后,我也观察到这段时间以来,毛豆对喝奶的安全感需求也减退了,其实只不过是保留成了睡觉前的一个习惯程序而已。

因此,做出了进一步断奶瓶的约定,也是很顺利地,就这样达成了。

 

回想起毛豆一岁八个月时告别纸尿裤的过程,那时他已经一改以往的倔劲儿,肯配合大人把尿,也懂了预告便便。

这些看似小事儿,却又常常是育儿的热点话题,争议也是最多的。

往往集中在要不要断奶、该不该断奶瓶、是不是要把尿……等等等。

有些妈妈因为怕孩子闹腾黏人,躲出去几天为戒掉母乳……

也有强行扔掉奶瓶,把水杯塞到孩子嘴边……

更有的蛮力把持住孩子,在哭闹挣扎中完成大小便的“任务”……

和这些做法相对的另一种,有的是纸尿裤一包包到四五岁,有的是六七岁继续用奶瓶喝水……

争议也由此而生。

 

所以当时毛豆告别纸尿裤与把尿经历的过程,我有感而发地记录了一篇博文:拜拜,纸尿裤!——回顾把尿和开裆裤的利与弊

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做父母的一定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因自己的盲目焦躁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把与不把,戒与不戒,关键是要结合孩子的个体成长发育进程而定,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里重视到和尊重到孩子的意愿与需求。

 

因为,其实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多一点耐心等待而已。

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样就是孩子的自然规律,只要把握好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暴发点”,辅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轻松驾驭。

顺其自然,让教养变得轻松,水到渠成,让引导事半功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