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2009-03-24 13:09:32)
标签:

父母

环境

教育

亲子

育儿

儿童

孩子

心理

同理

情绪

平衡

需求

分类: 爱育自由·共同成长

昨天,有妈妈问我:

(两岁)小孩儿在外面总是玩的不想回家,一带回家就大哭大闹,硬是闹着要出去,得不到满足就会哭的惊天动地。怎么办好呢?

我想,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如何平衡需求的问题。

大人想回家休息,而孩子想继续玩耍。

这冲突的需求,我们固然可以选择使用传统的权威,行使父母的特权,让孩子最终乖乖听话,服从和满足父母的需求。

而我想的是,是否还可以选择更加平静、快乐与平等的方式来达到双赢呢?

我们要怎样可以找到那个平衡点呢?

 

昨天傍晚,我带着儿子再次经历了一次这样的需求冲突时段。

每天下班,接妈妈是儿子一天里的必须项目。

每次接到妈妈,他立刻就会说:“我要去大坡坡!”“我要去大圈圈!”……

一直要玩很久玩到天黑,我还要想很多的办法,才能够带他一起回家吃饭。

昨天我一回到,他就要求去这里那里,我说:“那天黑了,我们就要回家哦。”

他说:“好!”

我带着他在滑梯上玩了很久,眼看着天快黑了,风也大了起来,要变天了,

而且,还有,我那塞在高跟鞋里一天了的脚丫子也“抗议”好久了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我累了,实在是想回家休息吃饭了。

我说:“毛豆,我们回家了好吗?”

“不要!不要回家!”

“可是妈妈肚子饿了呢,妈妈想回家吃饭了。”

“打!打!打饿!打吃饭!”他扁着嘴巴抬起手。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然后他说:“要去滑梯!要去滑梯!要脱鞋子!……”,这时已经是带点哭闹情绪了。

(前两天有次晚上我带他出来散步,他光脚丫在滑梯上玩的异常兴奋)

我得想一想办法,当时他正在滑梯旁边玩单杠。

我先确认一下:“你想光脚丫去滑梯玩,是吗?”

“是!是!要光脚丫去滑梯!”

我想一想,我知道绝对是没有可能直接顺利将他带回家的,

如果硬要权威下带回,他的反应一定会消耗掉比我现在能花费的更多几倍的精力与时间。

这个小家伙的能量之大,我可是领教多次了。那对我来说可是绝对地得不偿失哈。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我选择同意了。

到滑梯,脱鞋子,我提了个条件:

“那我们脱了鞋子,滑5次就回家好吗?”(其实我心理知道,他是绝对不肯只滑5次地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果然,他说:“要12345678910次!”一边说还一边飞快地变化着手指头表示数字。

“好吧,那滑10次我们就要回家哦,可以吗?”

“可以!”

“你要妈妈数,还是自己数呢?”

“妈妈数!”

他滑,我数,象做一个游戏那样,我很夸张地数:“1次啦!2次啦!……”

我故意问他:“第几次了呀?”

“第4次!”“妈妈数!妈妈数!”他也很兴奋。

……数到第7次,他不滑了,要去旁边爬高高的栏杆。

“那咱们还爬3次就回家了哦!好吗?”

“妈妈数1次!”(这个小鬼头,又要从1开始数了)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这回数到10次,他就下来了,我抱他说回家,他说要去铁楼梯(在我们家的楼上一层,有个铁架子的楼梯,毛豆觉得那里很新奇)。

我同意了,毕竟到那里,离我的需求就只一步之遥了,嘿嘿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走到一半,他又说要去那里那里……,

我说:“你要去那里就要穿鞋子哦!”(我知道这个小家伙一旦脱了鞋子,就不会再愿意穿上了)

他说:“不要!不要穿鞋!要去那里!”

“那你要光脚丫去铁楼梯呢,还是要穿鞋子去那里?”

他想了两秒钟:“要光脚丫去铁楼梯。”OK。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走了一段,又重复了一下上面的过程,

我又问了他一次选择题,他又一次选了光脚丫去铁楼梯。OK,OK。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就这样,回到了家门口的铁楼梯,在那里玩了一小会儿,重复了几次他每次必须在那里完成的跳高高游戏,

儿子说:“我肚子饿了,我要吃饭了。”“妈妈抱。”耶,V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晚饭桌上,儿子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其中还自己拿勺子吃掉了小半碗,真不错,呵呵。

 

想了想这些过程,我有没有委屈自己?

我没有,我只做了选择,结果是有力量的。

毛豆有没有委屈自己呢?

我猜测他没有,他也在做出选择,结果是看到开心的。

 

为什么有时候和孩子商量,却不管用呢?

我想可能的因素有:

其一,孩子有情绪,没有得到理解和释放;

在没有得到理解的前提下,任何的建议都会被理解成是控制,会遭到反抗。

比如我开始同理到毛豆的需求的部分,和他确认需求的部分,这也是一个同理心的效用。而我的心里,更有着接纳他想玩的心。

其二,父母有情绪,没有觉察和照顾自己;

比如我累了想回家了,可是儿子不配合我,跟我反着劲儿来,

需求冲突的当下,我清晰当时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是:

我和儿子能够和平协商,一起回家,他不闹脾气,我也不要强权控制他而让自己更累。

如果我当时没有觉察和清晰自己最需要的,我想我要回家,儿子要玩耍,

我猜我们俩大概会象两个拔河的人那样战斗起来,最终,总会有一方落败倒地。

这样的状况,在以前也是有过经历的,很累,很不快乐,双方都得不偿失。

——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当我有能力觉察时,我就有力量选择,做出能够促进我真正想要的结果的行为,而不是适得其反了。

 

我接纳,我选择,我承担。

于是,即使在给儿子倒数计时回家的过程里,我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

不带任何压力地,把它变成和儿子的另一种规则游戏,

这让我们两人都可以全程、全心地投入进去,

没有控制,没有压力,只要双方都快乐。寻找需求冲突的平衡点

 

所以,那个解决问题的秘密,根深于自我的觉察与照顾。 

一切解决的方法,都在于细心聆听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

那个协商和平衡的品质,也差别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