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飞到飞机那么高——和儿子一起穿越情绪

标签:
失望情绪处理引导语言游戏幼童孩子亲子成长育儿教育 |
分类: 爱育自由·共同成长 |
上周,两人带儿子去公园玩,有个小哥哥在草地上吹泡泡,
儿子兴奋地跑过去,抬起手指要“嘟”泡泡,
追呀追呀追,风比较大,儿子没有泡泡跑的快,“嘟”了半天还没能“嘟”到一个,
儿子沮丧地一下子趴倒在草地上,把头埋在两手中,一声不吭。
爸爸说你看你看,哥哥又吹了新的泡泡出来了!旧的泡泡走了,新的泡泡又来喽!我们来追!
儿子爬起来又继续追,和爸爸前后左右追了一阵,他又丧气地趴倒在草地上,埋起头来。
爸爸抱起来后,他仍旧是一脸失望的样子,高兴不起来。
我搂他过来,问:“你嘟不到泡泡,就失望了是吗?”
儿子回答:“是。”
我问:“你的失望在哪里呢?”
我指着他的胸口问:“是在这里吗?”
儿子点点头:“是。”
我说:“那妈妈把你的失望掏出来看一看,好不好?”
儿子说;“好!”
我伸了手指进去他的胸口衣服里面,一边说:“掏呀掏呀掏呀掏……”
我把手卷成拳头状掏出来,笑道:“噢!失望掏出来喽!”
儿子带着好奇和开心的表情,来扒我的手指头,我摊开手掌,吹了一口气,说:“失望飞走喽!”
我指着天空中的一个风筝问儿子:“你的失望有没有飞到那个风筝那么高呀?”
儿子说:“有~!”
我指着胸口问他:“这里还有失望吗?”
他说:“还有!”
我故计重演一番,掏呀掏呀掏呀掏……出失望来,吹一口气放飞失望。
我指着一个更高的风筝问儿子:“你的失望有没有飞到那个风筝那么高呀?”
儿子开心地说:“有!”
我再问他:“那这里还有没有失望呀?”
儿子说:“还有一点点。”
于是我再度掏呀掏呀掏呀掏出失望来,吹一口气来放飞它,这时天空飞过一架飞机。
我指着飞机问儿子:“你的失望有没有飞到那个飞机那么高呀?”
儿子带着开心大声地说:“有~!”
我说:“噢!毛豆的失望飞到飞机上去喽!失望,失望,拜拜!我们跟失望拜拜啦!”
儿子也摆手说:“失望,拜拜!”
我再问他:“现在这里还有没有失望呀?”
儿子回答:“没有了!”
之后,我们很开心地去追下一个游戏的目标了。
回家的时候,豆爹说:“我想借助泡泡的事儿,让儿子学习明白,生命的无常。就象泡泡一样,会升起,会灭去。”
豆爹很欣赏我今天的做法,关于儿子的失望处理,说我用的是NLP的方法,
我笑,因为我根本没学过NLP
其实我这样做的根据,只是基于两点想法,
其一,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来学习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仅仅是说出情绪的名字,就已经是个接纳情绪的开端。
关于这点,我在前面的一篇博文“引导孩子说情绪”里,已做了记录。
其二,幼童的生活,就是个游戏的世界,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各种有趣的游戏所组成。
孩子就是在这些游戏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情绪本身很抽象,看不到摸不着,把它拟人化、形象化,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便能够更符合幼童接收信息的特点。
用放飞失望,来陪儿子一起面对和处理情绪,是我自己的一次尝试,
最重要的是,儿子喜欢和接受这种方式。
最基础的是,我接纳儿子的负面情绪,并试图传递给他的是我的一个观点:
情绪是流动的,它会来,它会走;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无论那是什么,都是我们的一个部分而已。
在后来的一天里,当儿子生气时,豆爹用了类似的方式,处理儿子的一次生气,
并加入了“把爸爸的爱掏出来,放进儿子心里”的过程,很可爱,呵呵,儿子也很喜欢。
之后一天,两岁两个月大的儿子摸着胸口说:“这里~有爸爸的爱~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