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地守护着岩刻遗址的人们

标签:
金中曰摄影阴山岩刻守护者旅游图片 |
分类: 国内游记 |
********
********
忠实地守护着阴山岩刻遗址的人们
金中曰/图/文
不亲自到巴彦奥尔阴山去看看无法想象那里的荒凉,沙子荒凉,山石嶙峋。我坐在搞文物保护的小伙子开着的车子里,感受着车子摇摇晃晃地从山口进入的那种颠簸,开呀开的,一直在石头堆中行走,左晃右晃,要是没有一辆好的四驱车子那真是行走艰难。
绕过了好几个山梁子,惊奇地看着山羊在山间行走,再感叹那些涓涓的泉水在干燥的沙石间流动,在墨勒赫山脉附近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朋友说,这里要好几个山梁才有一户蒙古牧民,他们终年守护在这里,守护着那些珍贵的阴山岩刻,由此,连文物保护站都设在他们家的附近。
这里因为人家少,所以能源稀缺,电源来自于太阳能,水来自于山泉溪水,倒也真是环保,想看电视就拉根天线,倒也能接收到不少节目。
当天晚上,我们住进蒙古牧民家中,遵循着牧民的生活习惯。外面一片漆黑,久违的星河终于在这里看到了,空气寒凉清新,远离了尘嚣的城市,这里一片寂静。
第二天,朋友们开始忙活了起来,在墨勒赫和格尔敖包山脉有着近千个岩刻。大风呼啸,长年不止,荒凉的山间气温不高,看着他们攀爬上高高的山顶,在山间慢慢地寻找着那些岩刻的位置,同步进行着登记检测,因为测试仪器将埋在山体之间,就感觉他们很辛苦。我和小蓝随着他们的忙碌也帮起忙来,因着这里的岩刻已经被外界知晓,而国外人士纷纷前来考察,所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相当重视,这里的文物保护也就上到了议事日程,毕竟这里人迹罕见,要是来了偷盗者丢失了绝对是国家的损失。
其实,我们国家的文物保护的设施还很落后,开始是由人来巡查,但是疏漏太大,后来安装了摄像头,埋了传送微波的电线杆与拉线,工程其实不小,但是依旧有很多死角无法控制。看着朋友拿出新设计的国家发明专利的保护设施很为他们骄傲,因为这些新的保护设施是针对盗窃者所造成的现象进行数码监控,监控信息通过软件分析后,剔除无干的信息,可以快速获得准确的偷盗一线情况,有效地保护岩刻遗址。想到这里,看到它们艰难的施工身影,我冲着朋友直伸大拇哥,新技术开发不易,应用实施也不易啊。
(更多的岩刻图片见我的博文《苍茫阴山有着鲜为人知的岩刻 》)


车子艰难地行走在坑坑洼洼的石头路上

苍凉的大山间突然见到几棵柳树很温暖
羊圈,平日里没有山羊,只有剪羊绒时里面才会有很多山羊
蒙古牧民用太阳能供电,那些车子是他们进出大山的交通工具
山间泉水流下形成小溪,溪水被慢慢地储存起来使用,我喝过,干净清凉


屋内有温暖的大炕




不懂汉语的蒙古老人
在山上施工,并做设施测试



山上的那些拉线施工起来很不易


寻找保护岩刻设施安装地
独立的一块岩刻石头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