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中曰摄影阴山岩刻旅游文化 |
分类: 国内游记 |
********
苍茫阴山有着鲜为人知的岩刻
金中曰/图/文
要不是和搞文物保护的朋友一起去了巴彦淖尔的阴山,还真不知道阴山里有着那么多震撼人心的岩刻。
荒无人迹的阴山,一眼望去,沙石相间荒凉无边,高大粗犷,怪石嶙峋。不过,山间成群走动的山羊,像是山间的精灵一般生动妙趣,还有从脚底旁涓涓细小的溪水流过,溪水边的葱绿草叶令我惊奇。同时我感觉虽然植物很少,但是注目观察会发现,光秃秃的怪石缝隙中会有一些胡杨坚挺地站立在那里,偶间,也会看到一蓬肃草挤在石缝间,随风摇曳的叶子飘逸着,有着一股大山脱俗的意境,很是耀眼迷人。阴山也因着这些画面而变得灵动了起来,当然,更吸引我的是那些有着千里画廊著称而闻名于世的岩刻。
寻找到那些岩刻时,令我惊叫连连,这里有一个,那里也有一个,带有远古韵味的岩刻很是吸引人,也同样令人兴奋。
站在一个个几千年前甚至上万年前的岩刻下,抬头仰望内心充满了敬仰,这里是河套文化的代表地。朋友告诉我,可以根据岩刻的笔画来判定时间的远近,远古人类的初始文化也是很简易的,几笔就会勾勒出羊的样子。但是随着文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类的思维会越来越复杂,自然那些岩刻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复杂,笔画也会越来越多。
在没有铁器产生的年代里,这些岩刻可是远古人类用石头慢慢地凿刻出来的,我曾试图用一块坚硬的阴山石去尝试地刻一下,却发现,石头真的很硬,不容易留下印痕,可见当时的人类为着文化的需要而必须付出的努力有多么的艰辛。
这些岩刻是为了当时的一些活动而刻下的,如祭祀、狩猎、耕种、放牧等。有的岩刻处于很高的山石上,按照目前的位置不搭架子很难凿刻,如此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的变动,山体也在变化着。环顾阴山荒无人烟的山脉,很难想象当年热闹的场景,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古的人类为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留下了物质文化遗产,是后辈永远要祭奠和保护的。
目前,这里并不是旅游胜地,许多人们还不知道,而开车进去也很艰辛,石头路面坑坑洼洼的,即使是四驱车子开着都费劲。据我所知,目前国家已经非常重视这片河套文化遗产,并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巴彦淖尔的阴山将会变得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