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乡散记

(2014-11-04 18:37:17)
标签:

旅游

文化

西 乡 散记

赵永武

米仓山上睡美人

(一)那儿有山,有很多很多的山。有座山上,就有个睡美人,眉眼儿很是生动,静静地、静静地躺在山顶,千年如一日。是在莽莽苍苍的山林之上,享受太阳的纯阳之气吗?是在高空的猎猎风中,沐浴星月的阴柔之美吗?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反正,天地间的灵气她已吸收了千年。会不会哪天,她突然间睁开了亮丽的双眸,再突然间坐起身来,打个呵欠,伸个懒腰,迷惘地四下里望望,满脸疑惑,问:我是谁?我怎么在这里?自然是没人回答她。于是她摇头叹息,心头不免有些黯淡的影子。又问:我这是从哪里来?又要往哪儿去?还是没人回答她。于是,她又躺下了,躺得像一个问号,倒伏的问号,很大很大的问号。这一躺,又是千年,又是千年如一日,又是承接了千年的天地灵气。会不会哪天,她又会醒过来,又会疑惑千年前的那些问题:我是谁?我怎么在这里?我这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二)千百年来,睡美人一直躺着,素面朝天,一副欲语还休的神情,是有满腹的心事想向苍天诉说,却又出于女儿家的小小的自尊羞于出口吗?或者是,她在等待着哪颗合适的星辰出现,只想把满腹的话儿说给懂她的耳朵听?又或者是,女儿家的心事太过浩茫,浩茫得都像无边无涯的宇宙了,想诉说,却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谁知道呢,女儿家的事儿,猜不透。

她就一直那么躺着,似乎有所期待,期待着一个能读懂她的人儿出现……

子午古道子午镇

(一)俯瞰,这不过是一座寻常的山间小镇,山环水绕中,一大堆风帆似的屋顶,鱼鳞似的摆开了八卦阵;零星的树木的枝叶,一疙瘩一疙瘩点缀在屋顶的间隙里,透着些许的生机;宽的窄的街巷,纵横交错着,规划着八卦阵的格局。置身其中,这依然是一座寻常的山间小镇,沿街的店铺洞开着,货架上花花绿绿的商品蒙着薄尘,三五个人影进进出出;谁家的屋门里边,围坐着四五个老头老太太,有一句没一句说着亘古不变的闲言碎语;谁家黑乎乎的门洞里,也会有麻将牌的噼啪响声和人的喧闹声传出来;街口照例会站着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蓬头垢面的,破衣烂衫的,满脸惚兮恍兮的神情,嘴唇翻飞着,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语——忽然间,他会对着某个走过身边的行人,咧开嘴角笑起来,笑出一嘴雪白的牙花子,倒吓得那个行人打一个突兀的激灵,浑身就起了鸡皮疙瘩;街道也是曲里拐弯的,脚底下居然还铺着石板,被鞋底磨得起明发亮,但绝对不会长,从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假如抽烟的话,香烟肯定还会剩下大半根呢。

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么寻常的一座山间小镇,竟然曾经上演了一幕幕历史大戏: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是从这里入的汉中,试问当今人,谁又能揣摩得出这位后来的高祖皇帝当年的不甘、隐忍和心机呢?魏蜀相争时,魏延就曾向诸葛丞相建言,由此路出一路奇兵偷袭长安。在今日看来,这应该算是一招妙棋。如果按此招妙棋走来,至少三国的历史就得重写,可是却被精明如神的诸葛丞相否决了——试问当今人,谁又能猜透诸葛丞相当时的晦暗的心态,和精明的考量呢?明崇祯九年,闯王高迎祥倾巢出动,经由这里直奔西安,试图一举占领陕西,谁料想,却壮志未酬身先死,试问当今人,这又透露了何种的天机和玄妙呢……历史的云烟纷纷散去,过往的岁月以光影的形态渐渐远去,却分明留下了一串又一串历史的密码,蕴藏在这座寻常小镇的寻常风物背后。可不可以这么说呢,小镇就是因为这些过往不寻常的故事,而变得厚重起来,深邃起来,也神秘起来?

站在这样的小镇街头,想来就是再愚钝的人,也定然会生发出一些深沉的幽思和喟叹来吧。

这,就是子午镇,子午古道上的子午古镇。

(二)这条古道,曾经,一头连着一个美人儿香艳而任性的口唇,和娇贵而挑剔的肠胃,一头连着一座远在天边的荔枝园。有诗为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骑红尘”,当年要想从山顶的“千门”穿越,直抵美人儿的口唇,这条古道上的这座小镇是必经之道。如今,站在这座小镇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人又怎能不浮想联翩:霓裳羽衣曲响起,华清池氤氲的蒸汽中,人影幢幢复人影幢幢,欢声笑语自是连绵不断——就在这幅画面背后,一个繁盛的王朝走向衰微的影子已然显现。马蹄儿声声,敲碎了崇山峻岭间的宁静,飘带似的山路上,一骑红尘翩然而来——画面很唯美,是吧?可谁又能体恤到这唯美的画面背后,这翩然而过的“一骑红尘”上,那些轰然倒毙的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渔阳鼙鼓动地而来,那个骄横的胡儿放肆的笑声响彻天宇——一个人的荒诞,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荒诞。然而,细究起来,却又是谁在为一个人的荒诞买单?百姓,是的,普天下可怜的百姓!敢问一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魔咒,何时能够从历史的身影中剔除?

玄妙清境太白洞

一座荒僻的山。荒僻的山上有好些洞。好些洞就在这荒僻的山的怀抱里。自古来,“洞”一旦与“山”关联,就有了仙气儿,有了玄妙的神话传说——据说太白仙人就曾来过这里,因之这儿就叫太白洞。其实,不管太白仙人“从前”来没来过这里,这儿都是一处奇幻玄妙的所在。陡峭的山壁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洞,应该都是溶洞,光这些只可远观不可进入的洞府就足以引人生发奇幻之思的,还不要说,有一个洞黑糊糊的一眼望不到头,却常年四季有水汩汩流淌——人能知道的,是这些水流向哪里,却不知道,这些滔滔不绝的水来自哪里,自然是能激发人探究的欲望的。更不要说,还有几个洞口是挂着水帘的,《西游记》里的水帘洞奇观活生生就在眼前了。倘有人豪兴发了,呼唤几声“大圣!大圣!”说不定,神话里的那个美猴王还真会拎着金箍棒儿,从水帘后边穿将出来呢。也许更重要的,还是这些洞府前边,还有一片开阔地带的,开阔地带里还长有十数颗参天的楠树——一颗颗树身都经得起几个人的胳膊搂抱——树生千年自然就有了仙气儿,用“上接日月精华,下庇子孙万代”这话来描述这些巨树,有些大了空了远了,但枝叶荫护出的那一片清凉,却是足够人受用的,也给这一片地界儿的仙气儿之上,营造出了一种清静的氛围。

这样的地界儿,很适合邀约三五知己,围坐在楠树下的石桌石凳上品茗论道,不用担心没有煮茶的好水,洞中淌出的山泉水足够清冽甘醇;不用担心说出的话虚无缥缈,跟人间烟火无缘,引得旁人齿冷哂笑,再玄妙高远的话儿都跟此地的氛围是相投的。也很适合带一红粉佳人前来,自然,这一红粉佳人儿须有足够的雅气儿,最好她能抚琴,就坐在不远处的楠树下,抚出高山流水的清音来。你只适合远远地观看,静静地品味,万不敢有一丝邪念出来。倘有邪念出来,只怕会败坏了此地的雅静气氛。当然,这样的地界儿,也更适合聊伤,万丈红尘里的失意客,不妨来这里舔舔伤口,伤口肯定会愈合得很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