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兰*昆德拉小说<身份>探析

(2011-04-09 22:4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说评论
瞬时感觉和意念衍化出了《身份》

 

——米兰*昆德拉小说<身份>探析

赵勇武

文学史表明,小说成熟的标志,就是心理描写的成熟。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在心理描写上表现得尤为成功,其多数小说都侧重于表现人物一瞬间里的感觉和意念。这些瞬时的感觉和意念又是那样的隐秘,和稍纵既逝。这无疑比一般的心理描写对作家的要求要高得多,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也要有极强的内省力,更要有高超的表现力。

表现得尤为突出的,是他在1996年秋天推出的小说《身份》。这是一本故事性极强的小说。甚至可以说,这本小说本身,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由人物在特定环境里,一瞬间里产生的感觉(包括幻觉)和意念衍化而成的。

你看,女主人公尚塔尔在诺曼底海滨散步时,发现“男人们都爸爸化了”(也是瞬间里的感觉),既而悲凉地想到:“男人们不会再回头看我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灰飞烟灭的感觉。这一感觉随后成了小说的叙事动机,后面故事的曲折发展,男女主人公间的悲欢离合,全都因为这一感觉。原因是,她把这一感觉告诉了自己的丈夫让*马克。让*马克为了抚慰她,匿名(后来又化名)以异性崇拜者的身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写情书,由此故事环环推进,最后波澜陡起。而让*马克在诺曼底海滨寻找尚塔尔时,把一个老女人错认为尚塔尔后,也在一瞬间里想到:“这是不是意味着她(尚塔尔)和其他女人的差异竟是如此微小呢?”这一念头此后一直盘桓在他的心头,一种幻灭感随时与他相伴,甚至怀疑尚塔尔对他来说,不过是个幻觉,毫无意义的幻觉。小说在爱情方面的意旨似乎就隐藏在这一感觉,及这一感觉随后衍化出的感觉里。

小说里像这样的瞬时感觉和意念,还有很多。有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的,如尚塔尔某一个时刻,竟为自己孩子的死感到快乐;如让*马克在海滨看到那些男人们放风筝,竟然感到人们处在一种“积极的厌倦”中——不正是他自己心态的流露和孤僻性格的表现吗?有为了造境的,如尚塔尔为了会不知名的情人,对那棵菩提树的美妙感觉……对这些瞬时感觉和意念的细腻描绘,使小说读来诗意漾然;加上多处对梦境的描写,使故事亦真亦幻、扑朔迷离。

在当今世界小说家里,把人物的瞬时感觉和意念衍化成一篇小说的,恐怕就米兰*昆德拉一个了。难怪他会成为大师。

(《身份》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4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