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画录(6):中国画家的耻辱

(2011-05-11 09:40:06)
标签:

艺术

文化

情感

教育

杂谈

分类: 文化艺术

   报载画家冯明创作的油画《总理在汶川》在重庆义拍拍出350万元,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然而同时有行家指出,这个作品与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拍摄的摄影作品《告别北川》相似,于是油画《总理在汶川》再次成为热议焦点。是画家抄袭摄影家?还是画家的二度创作?众说纷纭。对于《总理在汶川》引来的争议,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费周折,只要作者回答两个问题,就可明了:

  (1) 照片画面上温总理在北川那个时间和地点,冯画家在现场吗,如果在,有何证据?

  (2)如果不在,请问冯画家画画时看过姚记者的摄影照片?

   回答显然是,对(1),不在!对(2)看过。

   于是,从画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来看,冯画家难逃抄袭,而且是抄袭照片的指控,于是成为中国画家的耻辱。

   本人前几篇博客,其实再三暗示,中国画家需要真正把自己的艺术才能放到画上,放到对生活的体会上,才能画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靠政治投机式的急功近利,只能创造一个个耻辱的记录。

   以下就是画作本身(下)和照片(上),不用仔细推敲,显然画的主体--人物就是临摹了照片本身后的产物,而背景景观则是完全违背了基本的透视和比例关系的堆砌。

http://s5/middle/4f2d32c4ta2f6611ec7f4&690

http://s15/middle/4f2d32c4ta2f6620a7d7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