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到冬天,宝贝脸蛋上的皮肤就会皴。保姆看见了,就说她的脸上长“锅巴”了。
刚开始我们还以为这是因为小孩的脸太嫩了,风一吹就会这样。但一次一个皮肤科医生看见了,却说是湿疹,建议用热水兑上些除湿止痒洗液热敷皴的皮肤,再抹上贝亲的凡士林。我们试了多次,确实有效。因此只要宝贝的脸皴得厉害,就会帮她热敷热敷。
这次热敷的时候宝贝说话了,“锅巴,你快从我脸上滚下去吧,不然,我的脸就像树爷爷一样了。”
二
宝贝看见打开的CD包中有一《小小爱因斯坦》的碟,于是要求看这张。因碟机里已放着一张了,所以我劝她,“DVD里已经有一张了,那张还没看完呢。”
宝贝不为所动,继续取出碟,用小食指举着,“我想看这张。”“那你自己去换吧。”我不想动,想用这招让宝贝别胡闹。
宝贝一听,真跑到碟机那里蹲下,开始捣鼓了。她的背正好挡住我的视线,我也不知她怎么弄的。过一会儿,她转身跑过来,另一只手的食指上套着一张碟,估计是换下的,“妈妈,帮我把这张碟放好吧。”这碟宝贝放不进碟袋里,因而让我帮忙。“妈妈,已经换好了,可以看了。”
我抬头瞄了瞄,碟机的电源指示灯亮着,碟放在碟盘上,但碟盘还没有倒进机器里。不知碟片和碟盘对端没有,我依然只动口,“宝贝,机器还没关好呢,去把它关上。”宝贝跑去又捣鼓了一番,仓门关闭的声音传出,电视里迅速出现自动读碟的画面。没想到宝贝真的能操作DVD了。
三
宝贝的爷爷奶奶来看她。宝贝说了一句话,爷爷没听清,让她再说一遍。宝贝没有重复,用很惋惜的口气嘟囔了一句,“爷爷奶奶老了。”了字还拖着很长的尾音。我不解,问为什么。宝贝回答,“爷爷奶奶的耳朵坏了,听不清了。”
四
带宝贝到公园玩。有一阵子,她不说话,发呆,于是逗她,“宝贝,你在考虑什么问题啊?”宝贝很认真地回答,“我在考虑公园的问题。”
回家的路上,宝贝也一句话也不说,我又问她,“宝贝,你在考虑什么问题啊?”宝贝回答,“我在考虑不回家的问题。”这是大实话,因为每次带她出门,叫她回家时,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嚷嚷着不回家。看来宝贝确实在思考她所说的问题。
五
这段时间以来,每次别人问宝贝的年龄,宝贝总是不答,而是伸出左手,握成拳头状,然后用右手费力的把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掰来竖起。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失败,她也就不掰了。不过,好像大人想逗小孩的时候总会先问年龄,于是宝贝掰的次数也就多了。终于有一天,她成功的用很短的时间就把两根手指掰来竖起,虽然手指头还是弯的,但已属不易。这下别人就知道她几岁了。
自从两手指头会竖起以后,宝贝很快就会用手指头数数了:小手先握成拳头状,然后自动伸出食指,而不靠另一只手帮忙,嘴里念叨,一。再伸出中指,念叨二。接着伸出无名指,念叨三,伸出小拇指,念叨四,最后大拇指,五。真是一大进步。
六
宝贝在一岁九个月时就尝试过用鼻子吃饭:第一次是把米饭塞进鼻子里,结果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不久后又尝试把米饭倾倒在餐桌上,然后埋下头像个小猪一样的一阵乱拱,试图把米饭吸进鼻子里,当然以失败告终。
前些天,我正陪宝贝看《乱七八糟的变色龙》,宝贝突然埋下头将脑袋靠在书上,书却掉在地上了。我不解,“宝贝,你是想亲亲变色龙吗?”“不是,”宝贝抬头看我,“我想翻书。”
“翻书埋头干嘛,”我很好奇。“我用鼻子翻书。”宝贝很认真地回答我,我只有苦笑,看来宝贝是不断的试图挖掘出鼻子的新功能。
七
保姆晚上要回家休息了,临走前跟宝贝打招呼。宝贝一听,立即翻身仰躺在地上,两腿抬起伸向上方,两手撑在地上保持平衡,然后用力抬头盯着保姆。接着一边摇晃双脚,一边愉快的说buy-buy。原来宝贝发掘出脚的另一功能,代替手给阿姨说再见。
不过,尝试几天后,阿姨再跟她说再见时,她不再用脚了,估计她也嫌麻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