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50岁,加上31年工作年限,已经符合提前退休条件。从高考恢复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还担任每年的补习班,成人高考班的补习复习工作。这一年也是我可以评高级职称的一年。校领导希望我再坚持两年走,但是上海这边已经困难重重。老伴因身体原因实在适应不了上海的生活环境,决定要返回新疆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要从长计议,甘蔗没有两头甜,有得必有失!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要向前看。就这样,我放弃了高级职称,放弃了80多平米有暖气的楼房,离开了我心爱的教学岗位和学生们(当然还有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回到了阔别31年的故乡-上海,开始了飘泊不定的生活。
刚回到上海,一切是陌生的,必须从熟悉环境开始。但至少老伴的情绪稳定多了。
那年,我和老伴的工资加起来才1600元。除掉每月房租、水电费和生活必须的消费品,几乎所剩无几。由于当时异地报销医药费还没有执行,刚到上海的我们医药费完全自费的。房子要租到什么时候才能动迁分到自己的房子是个未知数。所以,必须解决迫在眉睫的收入压力。90年代,上海面临大批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困难。我一个外地回到上海这个陌生环境的
人,只有靠自己去克服困难。一切只能从零开始。
正在我为找工作发愁时,一天,帮我租房子的孟飞(物业公司工作的大组长,也是知青子女)来到家中询问:愿不愿意到地下车库看车,因为小区居民现在搬新居的越来越多,但是经常发生有自行车、助动车被偷盗的现象。居民要求开放地下车库,但是没有合适的人管理。他向经理推荐我的
理由是,我是老师。要求是每天看车20个小时,工资900元/月。我当即就一口答应下来。
等小孟走后,老伴就抱怨说:"你要钱不要命了!一天20个小时的活你也接受啊!”
我说:“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可以想办法嘛!再说,这是通过看车子跟社会接触的
好机会,可以认识更多的人。”
老伴又说:“看车这活不能干!万一丢了车子,你赔得起啊!一辆摩托车要上万,一部助动车要几千元呢!”
我说:“有人看着还能丢啊!不能想办法不让它丢啊!”
老伴一向是胆小谨慎,又要面子的
人,任何事情还没有干就会设想很多很多困难,而不敢行动。我是属于行动派,一切困难等遇到了再克服。于是,我想,先要找到合适的合伙人,能让看车时间缩短些。才是关键。于是我
想起了在
小区大门口已经认识半年多的,从山东潍坊来的收废品的小刘夫妇。他们是因为超生受罚来上海的。都曾经是农村的大队干部,共产党员。人很老实。于是我和他们商量是否能在白天收购废品后帮助夜里看看车库?我的条件是:免费住地下车库,水电免费,还给他300元钱。他们马上就同意了。为了能让居民放心,我特意让他们把身份证和党证给我到居委会备案。结果居委会比我
还了解他们,一致同意和我合伙看车库。
一切办妥后,回家和老伴一讲,
他说:“你怎么可以找个外地人合伙呢?万一里应外合,车子丢了就麻烦了,再也找不回来了。要干你一个人干,我不干!”
我说:"好!从明天起,我 看车,你买汰烧。”
他不吭声,过了会儿,他还是力劝我不要干这个活,麻烦多。
我干脆给了他一个明确回答:“我看你是要面子,看不起这个工作。你额头上写了主任医师几个字了?我脸上写人民教师几个字了?外地人到上海就和中国人到美国一样,一切归零,从头来过。人要能上能下。为了生存,没有选择。”
他不吭气了。最后只好同意。于是我安排他上午看车,我买汰烧,吃好中午饭换他回家休息,我看下午班。
在
开张前还和小刘彻底打扫了地下车库,清除了满满四车垃圾。接着就制定了八条停车规章制度。给不同的车型划分不同区域停放,还编上号。物业公司经理来参观我做的准备工作,非常满意。还让其他小区的看车人来参观学习。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