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芒果扒客
芒果扒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805
  • 关注人气:30,5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场费动了谁的奶酪?

(2011-05-17 22:26:44)
标签:

媒体

超市

供应商

进场费

品牌推广

消费者

利益

图图甜心

财经


在媒体的重磅聚焦下,进场费被冠以“毒瘤”之罪名,上至推高物价,下至盘剥供应商,超市似乎通天入地,无所不能。实际上,进场费真是“毒”吗?零供关系两头,谁才是那个受委屈的小媳妇?

就目前大众看来,超市似乎是渠道中的主导者,但多数人忽略了其作为服务商,在买进卖出背后做的各项投入。选址、门店租赁、陈列设计、品质审核、税费、水电费,人工成本…….物价在上涨,不仅是供应商,零售商的成本也在不断见涨。

超市卖的是自己的服务和专业知识,收取一定的费用并没有错,至于收费高低的问题,只能就其服务质量来判断了。不可能要求一个交通便利,店面整洁,各项服务都很好的大超市,和一些便利超市或是批发市场市收取相同的费用,毕竟它们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中小企业喊着超市收费高,其实心里都有一把打得贼精的算盘。一旦纳入超市,尤其是类似于沃尔玛、家乐福这类跨国零售商的采购体系,很大程度上便实现了品牌推广的功效。相对于铺天盖地投广告都未必能砸出销售额来,直接进驻卖场最为直接和有效。

供应商真如表面上所说的那样被盘剥殆尽吗?有人统计过0924家上市公司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对比一番,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相较于零售商平均2%-4%的利润率,供应商最高的利润率都能到44.6%,即便是生产流程较为简单的饮料制造商,利润率都能达到20%多。

进场费动了谁的奶酪?

通胀压力下,如果不能将物价上涨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上游供应商、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就必然受到压缩。进场费不是一颗“毒瘤”,更像是一面“照妖镜”,各种与通胀相关的利益团体都汇聚于此。和谐的市场环境中,零售商和供应商应该是“炮”与“弹”的关系,两者的经营目标都具备一致性,就是共同把市场的蛋糕做大。但在如今,供大于求,物价不断攀升,生产商之间的利益竞争白热化。零售商只是恰巧在此刻成为了替罪羊,沦为了舆论的公共泄愤口。

 


 

《洛杉矶之战》:人类并不是宇宙的唯一霸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