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隐形狗’现象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标签:
文化 |
“我们遛的不是狗,是寂寞;我们遛的不是艺术,是休闲。”近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街头出现了2000人参与的“隐形狗”逛街行动。老人、辣妹、小孩、潮人,互相逗弄对方的“隐形狗”。紧接着12月20日,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长沙,全国五大城市联动,1000多名网友在淘江湖——‘就等你了’这一同城网聚平台号召下集体遛‘隐形狗’。据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名为‘哥本遛狗’,把‘隐形狗’概念用于环保,号召人们走上街头用行动宣传环保,‘拒绝污染,拒绝二氧化碳’。队伍中有老有少,有美女帅哥还有小孩,他们互相逗弄对方的‘隐形狗’,但捡起的却是真正的狗便。
这两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比如说今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人一直十分关注,环保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和企业的公益活动相对应,网上也出现了一大堆的环保点子。这几年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养起宠物,过多的饲养,造成了众多弃狗弃猫,这些流浪宠物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经常可见的宠物大小便,造成了大家的烦恼,于是乎‘假遛狗族捡的却是真狗粪’,环保不在是一句空话,彻底的体现到行为上了,同时也彰显了网络的巨大号召力。
备注:“隐形狗”,是1970年发明的一种玩具,由一个狗项圈和狗绳组成,靠近狗头的位置稍微有些弯曲,狗绳有一定刚性,具有支撑作用。之所以叫隐形狗,是因为人像平常牵狗那样牵着狗绳,不过只能看见狗的铁圈,而不见狗,让人感觉好像牵着一只隐形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