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泥股谈】3.5日操作提示

(2008-03-05 09:07:46)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股票

  

【泥股谈】35日操作提示

周二的调整幅度出乎意料之外,市场似乎存在着矫枉过正的情况。但仔细的来看,这样的调整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还是应该的。这段时间以来,我都坚持着以宏观来判断市场的行为,而忽略了市场本身的情绪行为。有位高手在与我的交流中提醒了我一点,这也为周二的调整找出了一些证据。我们可以回头来看看每次反弹后的夭折行情,121日的长阴线是建立在平安增发的基础上,128日的阴线是联通增发所造成的,220日的阴线是浦发增发造成的,34日的阴线是深发展增发所造成的。从表面上看,这几次突然的夭折都与市场的利空传闻有关,但实际上,这可能更应该与主力资金的行为有关。说实话,上市公司再融资没有任何不正确的地方,管理层也在平安增发事件后对上市公司的合法增发给出了肯定的意见。那么,为什么一旦这些大盘股有增发意向,股指就会陷入深幅调整扭转前期运行趋势呢?简单点来说吧,这仍然是市场高估的价值所造成的,尤其是金融、地产个股的价值严重偏离。
深发展、浦发展领衔两市跌幅状元,而作为沪市与深市的形象代言股,他们的暴跌势必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群体效应。金融股行业指数跌幅巨大,直接拖累了指数。但我们并不认为是机构有意而为之,只不过是利用传闻的借口来达到继续减持的目的。套用《大话西游》里的对白,它们的增发只不过是构想,还没有成为事实。市场如此情绪化的抛弃这些大盘蓝筹股不仅在说当前股市仍然价值高估,更是在说短期的投机套利行为宣告结束,在近半个月的震荡周期里,有太多中小市值个股涨幅巨大,资金焉有不逃之理。尤其是为普通投资者所重点关注的农业、创投等行业,近段时间以来皆出现了巨量换手的情况。尽管股价在不断抬高,这些个股受市场关注的程度也急剧升高。但根据历史上无数次的投资经验告诉我们,机构恐怕早就在拉高过程中逃的无影无踪,留下了无数散户在高冈上站岗。
此外,我们还是不得不重点留意国际环境的变化。自上周四起,国际股市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下跌狂潮。道琼斯指数在这4天时间里下跌5%,恒指下跌5%,日经下跌7%,但A指却异常的产生上涨。我们说过随着WTO全开放,中国与国际的联动性将大大的增强,这种独立的走势尽管可能会出现,但大趋势的背离是不会出现的,无非就是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差。那么国际股市的情况将促使A指的最后一跌的到来,而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不然,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握去满仓操作,也没有把握去获得我们理应获得的投资收益。
另外,倍受投资者关注的两会到目前似乎没有什么支持股市的声音传出来,那些会前言之凿凿提出什么什么方案来刺激股市的委员们,似乎又陶醉在首都的温柔乡里把正事给忘记了。而不管他们提出与否,我个人认为被通过的概率几乎是零。首先从所谓的朦胧利好来看,降低印花税,缩短交易时间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其次从宏观方面来看,从上至下都坚持了从紧的调控政策。不论如何,保障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是当前最紧要的事,至于股票市场的情况在宏观经济面前的确是不值一提。大家平心而论,当前的指数尽管不高,指数的调整空间是有了30%,但个股呢,市场呢?大部分个股根本就没有下跌,甚至还是在不断的刷新历史新高的记录。拖累指数的无非就是金融、地产、有色金属等基金重仓股。那么很简单,不要去买这些股票就行了啊,何愁赚不到钱。所以说,大家别去埋怨政府,别埋怨市场,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是否跟的上市场的转换节奏,是否理解了股市。
对于周二的情况,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好想的。金融、地产受宏观调空最严重,其股价没有理由不跌,这也符合基本分析的理论基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维持中期看空金融、地产行业的投资评级。至于有人会问我,既然这两大权重行业都看空,那指数就不大会上涨。而我们又看好未来的奥运前行情,这就会有一定的矛盾。很简单,只要它们不暴跌,中石油略微上涨,指数就能产生上涨。
怎么理解呢?我还是从平安、浦发、联通它们的增发事件而想到的,大家可以好好的回忆一下在周二之前的这些夭折事件。基本上每次暴跌后市场中都会有某一个行业特别强势,并引领了投机热点。平安时期的创投化工股、浦发时期的医药股、联通时期的农业股,这些主线基本上支撑着市场的所有投资赢利,部分个股涨幅都超过了100%。但有多少投资者能够获得盈利,恐怕寥寥无几,那就不能去埋怨市场。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机构资金善于利用利空传闻进行声东击西的投资,不断的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补充其净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大盘蓝筹的估值仍然是严重过高,机构继续采取了诱敌深入进而对原重仓的周期蓝筹进行沽售的策略。
因此我的判断是大盘没有见底,指数上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对于周三我仍然判断为震荡下跌。但这并不表示市场会跟随指数继续调整,反而会有新的板块个股成为新的领涨热点。以我的观察来看,新能源、替代能源、生物医药将会成为接下来的市场主导。操作方面,警惕创投概念的回马抢,新能源、医药股继续锁仓观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