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音:关于移情部分的答疑解惑1
(2023-05-19 11:36:28)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育儿 |
分类: 心理常识 |
问:有些来访者在做首次访谈时咨询师就很不想接。这是因为不匹配,还是反移情?应该怎么处理?
答: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第一次就感到很不舒服,莫名地不舒服。我的经验和应对方式是:不立刻做决定。因为我们不可能总跟让我们舒服的人工作,而且我们的职业就是要跟很多让我们不舒服的人工作。
我们要逐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来访者带来的,他在生活中会让人有很不舒服的感觉。当我们对前因后果、潜意识有了更好的了解,工作了一个阶段后,这种不想接、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会有所改变,这对来访者是最大的帮助,希望他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这部分。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可能是来访者的某些特质激发了我们自己未被解决的部分。这个时候我们要察觉自己的这部分。
问:来访者总是挑选一些他认为咨询师感兴趣的话题。当我们进一步引发他的联想、感受时,他总是有否定的感觉。是不是来访者限定了我们反移情的察觉,甚至不太信任咨询师?
答: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这是许多迎合投射认同模式的来访者经常让我们有的感觉。首先我们要对此有所察觉,察觉后,我们就有机会跟来访者进行面质。我认为在理性层面上,他并不是不信任我们,而是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
他无法走进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得不从小牺牲自己内心的感受去照顾周围重要的人,这是他的模式。只有经历了这种模式,我们才有可能与他建立某种关系,哪怕这种关系模式是病理性的。
在情感层面上,他从小就不认为自己的感受被表达出来后别人会在意,这是他从小的经历决定的,需要在咨询中加以处理。
问:很难察觉自己的反移情是不是自己的某种防御,除了自我体验怎样更好地察觉自己的反移情?
答: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很为难的问题。首先一点,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防御,防御是人的本性,不因我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咨询师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很难察觉自己的反移情。我经常说,我们事后隔三四次,甚至几个月后才察觉自己曾经有那种感觉,已经算不错了。
我认为,对反移情的察觉,当然好的办法还是多积累咨询实践经验,能够察觉、理解来访者的移情、防御。来访者感受到了我们的理解,能促进咨访关系的发展。这样的经验越来越多,我们就更容易放松,才有可能有体验自己内心感受的余地。
这是除了自我体验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还有就是参加案例讨论,呈现自己的案例,进行同伴案例督导。
——以上摘自《张海音心理咨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