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结束一段心理咨询比较好?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育儿 |
分类: 心理常识 |
心理咨询刚开始时,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评估结果进行时间上的设置,根据这样的设置,来访者和咨询师就按照约定好的频率和次数进行咨询。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宽泛的时间设置,比如约定做长期咨询,那么只能大致设置一个时间范围,比如一到两年,难以确定具体的时间。
这样的约定没有确定的标准,一般根据来访者的意愿和咨询师的评估来安排。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匹配程度、经济因素、时间精力等。
当心理咨询接近当初约定的时间时,咨询师和来访者往往会花一两个月讨论这段咨访关系是否结束或分离。该不该分离还涉及潜在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可能来自来访者和咨询师的任何一方。咨询师要做到不产生分离焦虑,以免影响来访者的咨询,而来访者也确实会对咨询师产生依赖。
心理咨询确定结束后,来访者是否还能见咨询师?有两个极端的现象:其一是心理咨询结束后来访者仍然不定期找咨询师,一遇到烦恼就寻求咨询师的帮助,这看上去没问题,但恰恰说明了当初心理咨询结束时咨访关系分离得不彻底,这段关系没有真正地结束;
其二是咨询结束后来访者一次也不见咨询师,希望避免陷入对咨询师的依赖关系中,所以在遇到烦恼时佯装毅然决然的样子。
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是不恰当的,当我们有需要时,还是有必要再次面对咨询师并敞开心扉的,就像子女见父母。
如果来访者认为咨询可以结束了,而咨询师从专业的角度认为咨询还没有到可以结束的程度,那么咨询师提出专业性建议,并与来访者讨论。
如果来访者内心的冲突太过强烈,在潜意识中想要逃避,那么咨询师就可以进行评估,再与来访者进行讨论。不过最终是否接受咨询师的建议,决定权还是在来访者手上。
——《张海音心理咨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