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930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诊室】是逃离父母还是咬牙留下我苦苦挣扎

(2023-02-14 09:33:10)
标签:

健康

情感

情绪

心理

育儿

分类: 家庭关系


倾诉人:蓉(化名) 女 32岁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心理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蓉个头不高,短发,脸庞清瘦。她从外地回到洛阳,原本想好好孝敬父母,不料意志消沉,失眠严重,情绪抑郁。是走还是留,她陷入两难境地。


 

【心灵诊室】是逃离父母还是咬牙留下我苦苦挣扎

 

01 狠心放弃一切回到父母身边

 

我现在很纠结,是继续留在爸妈身边照顾他们,还是远走他乡找寻自己的归宿?

 

当初我发奋学习,目的就是远离父母远离家,摆脱束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去了一个离洛阳很远的城市,尽管爸妈很想让我回来陪在他们身边,但我一想到跟妈妈相处那么痛苦,就果断地拒绝了他们。

 

可是三年后,我不得不回来了,因为爸爸病了,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很不好。得知这个消息,我非常难过。一想到爸爸,我心里就生起一种温暖的情愫——妈妈只知道逼我学习,爸爸会偷偷带我去公园玩;妈妈从不让我吃冰激凌,爸爸会一次给我买两个;爸爸会看着我玩滑梯,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

 

要不要回去?我现在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有男朋友,我不舍得放下这一切,左右为难。

 

正当我不知如何选择时,妈妈打来电话把我臭骂了一通:“你到底回不回来?你爸都成这样了,你也不管,我看你是翅膀硬了啊,忘恩负义,我们白养你了……”

 

妈妈这番话让我又生气又羞愧,我放不下爸爸,更不想背负不孝的骂名,最终还是决定回洛。男友苦苦挽留,让我愁肠百结,心如刀割。我最终狠心结束了这段感情,辞去工作,回到了父母身边。


 

【心灵诊室】是逃离父母还是咬牙留下我苦苦挣扎

 

02 在妈妈的责骂声中长大

 

回到家才一周,我就发现我做了一个完全错误的决定。

 

因为心情不好,我总是躺在屋里睡觉,可妈妈跟以前一样,见不得我闲着,用她一贯的方式指责我。“都9点了还不起床,像什么样?你让我伺候你到什么时候?”“我做饭、买菜、拖地,你连手都不抬一下,要你这样的闺女有啥用?”

 

妈妈就像一台只能输入“指责”指令的机器,每天翻来覆去地数落我,却从来不问问我心情怎么样,经历了什么事。我觉得自己像被抽干了血一样,连对抗的力气都没有,听着妈妈的责骂声,躺在屋里默默流泪。

 

我是在妈妈的责骂声中长大的。

 

“你看看你错的这几道题!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对,干啥吃的?”“看什么电视啊,考不了一百分还有脸看电视?”“你选的衣服颜色难看死了!”总之,在妈妈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心灵诊室】是逃离父母还是咬牙留下我苦苦挣扎

 

03 渴望有一天远离父母

 

妈妈给我的感觉太糟糕了,我很愤怒,一直在暗暗跟妈妈对抗。她让我刷碗,我说:“等会儿。”她命令我马上刷,我说:“等会儿。”妈妈一个巴掌打过来,越打越上劲儿,即便我哇哇大哭,求饶服软,她也不肯罢手,直到她打得自己解气为止。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就是这么暴戾。我经常做噩梦,梦见妈妈追着我打,还梦见妈妈的头忽然掉了,梦里充斥着恐惧、愤怒、无助。

 

爸爸和妈妈的关系阴晴不定,有时他俩吵得天翻地覆,吵完之后,一切好像回归正常。在我看来,他俩就跟神经病似的。

 

虽说爸爸对我不错,可在妈妈暴打、责骂我的时候,爸爸总是保持沉默,这让我很不解,他到底爱不爱我呢?

 

我内心积压了很多痛苦,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远离父母。

 

04 我又掉入了黑暗中

 

终于,我如愿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还交了一个男朋友。

 

男朋友很会照顾人,做的饭菜色香味俱佳,还给我洗衣服,我上班累了回到家,他心疼地给我打热水泡脚。但他有一点不好,爱较真儿,常常为一个问题跟我死磕到底,让我很郁闷。但人无完人,权衡之后,我还是没舍得离开他——不管我俩结不结婚,有个人愿意陪伴我、照顾我,我已经很知足了。

 

我离妈妈给我的糟糕感受越来越远,觉得自己正一步步走向理想的生活,可这时我的人生忽然拐了个弯,我一下子又掉入黑暗中——失去体贴的男友,精神几乎崩溃;回洛后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最难过的是,还要承受妈妈无休止的责骂。

 

我意志消沉,失眠严重,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般。我觉得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不但照顾不了爸爸,自己也要倒下了。

 

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心灵诊室】是逃离父母还是咬牙留下我苦苦挣扎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本期案例中的主人公蓉(化名)的经历让人心酸,母女为何会这样呢?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种类型的母亲。

 

第一类母亲不重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认为只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将来才能幸福,因此时时处处限制或打压孩子。

 

第二类母亲控制欲超强,一直干涉甚至恐吓孩子:“你要是不听我的,将来一定会后悔!”

 

第三类母亲是用愧疚控制孩子,如“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三类母亲的女儿会是什么命运呢?为了挣脱这样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很多人会“试图去理解母亲”,下意识地希望借此来“迅速达成虚假的谅解”。然而在一段关系中,不解决过去留下的问题,双方就很难轻松且自然地往前走。

 

探索讨论母亲给女儿的束缚,不是要批判、指责、报复或决裂,是要找出痛苦的根源,满怀感激地与母亲保持界限,不要期待她改变——跳脱对立,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才是根本,学会自我觉醒,学会自我认同,坦然做真实的自己,改善身心状态,掌控自己的人生。

 

蓉和母亲的关系属于焦虑、控制型的母女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女儿备感束缚,母亲不愿体会失望的感觉,当得不到回应时会加大控制力度,以强势手段压制和掌控女儿,以此胁迫女儿屈服。

 

这样糟糕的母女关系如何改变?

 

一、正视问题是修复的开始。

 

寻求有效的心理咨询,是解决痛苦或寻求深入解决问题的首选方案。在一段关系中,理解对方也许不是必要的,但唯一必要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咨询。

 

二、写信给母亲,表达自己的委屈、伤心、愤怒、恐惧、无助等,唤醒和母亲相处的最初记忆、温馨的感觉。

 

三、当心里对母亲有所触动时,及时把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而非使用手机记录,让身体感觉到你的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