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抑郁,值得每个人关注!

标签:
健康情感情绪心理 |
分类: 抑郁焦虑 |
“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如何摆脱抑郁,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一
什么是抑郁症?
有不少人把抑郁症归结于性格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以为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
但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导致大脑总是会传递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过是诱因。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也不相同。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综合症,它不仅包含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
二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
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抑郁症可以使人变得沉默寡言、食欲不振;另一方面,有时也会使有些患者感到饥饿、暴饮暴食,通过味觉的补充来抚慰内心的消极情绪。
2.
睡眠过多或失眠:有些抑郁症患者会时常打盹,过度睡眠是他们逃离现实中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作息紊乱会使患者总是感到疲惫;另一些患者则表现为焦躁不安、睡眠中断甚至失眠。抑郁引起睡眠不好,睡不好又加重抑郁,恶性循环。
3.
常因琐事发火:如果你感到自己近来脾气暴躁或喋喋不休,那些以往不在乎的琐事都使你火冒三丈,这或许就是由于抑郁症影响了正常的激素波动。
4.
无法集中精力:经常忘记工作的截止日期或者去接孩子的具体时间?人们遭受抑郁症时,大脑可能一片模糊,影响工作、记忆以及决策能力。
5.
丧失兴趣:或许你曾经喜爱和同事们一起玩,但最近几周内,那些曾经让你兴致勃勃的活动现在却索然无味。抑郁症剥夺了人们从以往经历中寻求欢愉的能力,这将会导致恶性循环。
6.
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当人们反复想到自己不够优秀、不重要等,会更倾向于寻求某些方式来证明这些消极的想法,这也会使得抑郁症患者面临更多风险。
7.
感到想死: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总是在脑海中萦绕,冥思苦想各种寻求死亡的方式。假如你每天都在经历这些,或者最近两周内每天都有类似的想法,要及时寻求帮助,即使你没感觉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8.
惊慌失措或焦虑不安:常常感到无法抗拒的恐惧感,也可能是抑郁症。它是一种持续的、不能控制的惊恐,通常还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如心率过快、大汗淋漓,以及睡眠问题。
9.
精疲力尽:抑郁症还可能使人们变得拖沓和疲惫而不能处理日常工作。日复一日,患者会感到精疲力尽,甚至起床和洗澡都变得困难。假如总是感到疲劳,并且这种疲劳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要及时就医。
10.
无法解释的疼痛和不适:抑郁症还可能影响人们的机体,比如表现为头痛、胃病、颈部和背部疼痛,甚至恶心。假如你正在遭受不明原因的慢性病痛的折磨,除了看医生做检查,也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三
抑郁症“肆虐”全球
我国9成抑郁症患者没有治疗
抑郁症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群体、某个国家,而是覆盖全球——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
尽管与遗传有关,抑郁症也称得上是一种“时代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压力密切相关。
不少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意志力薄弱的体现,抑郁症也因此蒙上“耻辱”之名。事实上,抑郁症并非罪过,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四
六
防治抑郁症的12个处方
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最好的防治抑郁症的手段。跟朋友一起走走路、散散步、游游泳、打打球,都很好。
2.
保持平衡: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保持平衡很重要。凡事别太较真。
3.
要感恩: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颗感恩的心。
4.
别逼自己:不要急于在短时间内做出重大决定,别太逼自己。
5.
不要负能量:及时调整和管理自己的压力,负能量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或加重抑郁症。
6.
少吃垃圾食物: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垃圾食物会带来垃圾心情。比如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
7.
吃点粗粮:医生建议有轻度抑郁的人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像粗粮、鱼等。食疗大概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了。
8.
远离“三毒”:少喝酒(如果已经患抑郁症了,坚决戒酒),不吸烟,不吸毒。
9.
睡好觉: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武器。
10.
多倾诉:多跟家人、朋友联系、聊天,别把事情都憋在心里,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11.
多参与: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和组织,远离孤独;如果曾经封闭和孤独,一定要重新和亲友及社团恢复联系。
12.
药物治疗:如果已确诊抑郁症,要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吃药,一鼓作气治愈为止。有些中重度的抑郁症,仅靠调节情绪是无法痊愈的。
切记,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得了这种病,不要歧视他,鼓励他去看医生,以便得到科学的建议和及时的治疗。
前一篇:父母该不该用3年,换孩子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