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废掉一个孩子,你就不停地说他、说他、说他.....

标签:
育儿心理 |
分类: 亲子教育 |
弗吉尼亚大学一项研究证明:
在家中经常怼父母的孩子,在学校应对沟通分歧时,更加游刃有余。
如果,父母能对孩子心理多了解一些,你就会发现:孩子顶嘴,不一定是错。
处理得当,还能为亲子关系,孩子教育带来积极作用。
要孩子吃菜:孩子不仅顶嘴,还故意对着干,专挑肉吃。
可当孩子在爸爸面前,简直像两个人:自己知道自己该干嘛,吃饭时,从来不闹。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妈妈在孩子顶嘴时,总爱说:你闭嘴。而孩子爸爸想的却是:先听孩子把话说完。
什么样子的教育方式更有效?
那便是允许孩子表达---自我意识。
从发展心理学来说,孩子的自我意识要成长,顶嘴是孩子的成长。
孩子正在变强大,如果用不许反抗来堵孩子,孩子只为强调自己的价值,才会越来越激烈,偏执,较劲。
好的教育需要足够好的倾听能力。
孩子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倾听分两种: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
有效倾听是听完还能做反馈,让人觉得听到心里去了,
无效倾听是左耳进,右耳出,拿着手机,嗯嗯点头,不好好听人说话。
当孩子想买鞋,妈妈不同意,那孩子顶嘴:我不服!我抗议!我拒绝!
其实妈妈可以听完孩子说完。
再回馈:你想买鞋子,但妈妈不让买,你很生气,是这个意思吗?
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好好听。
父母应该怎样倾听?
倾听时,把孩子的话挑重点复述一遍,叫做反馈。
这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看到,被理解,属于有效倾听。
这样的话,孩子会明白,原来我现在的心情,就叫做烦躁。
父母经常反馈,孩子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老是不听你说的话,你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倾听出了问题,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反馈过孩子的话?
是不是孩子觉得父母听不懂,才会一遍遍重复?
可以使用的话术:
这听起来像......
你似乎想表达......
我觉得你的意思是......
好的教育:需要足够准确且温情的表达能力
在超市,一名2岁小男孩推翻了一盒糖,糖果撒了一地。家长看见后,先是低头捡糖,然后训斥孩子:看看你干的好事!
可妈妈没有对孩子解释:你错在哪里?孩子大哭,也是因为:他不知道除了哭,还能做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无效沟通:家长没有说清楚道理,光顾着发泄情绪。
父母表达坏情绪,多过传递信息;孩子表达自己时,才会发脾气,不会好好说话。
那有效沟通是怎样的?
心理咨询师是这样定义的:能够用对方的话,来说服对方。
很多孩子被父母训斥,会生闷气、顶嘴、哭闹。
我们以为,孩子天生如此。
其实并不是。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孩子的情绪,模仿了父母。
大人会常常情绪上头,唠叨、指责、抱怨......
孩子不爱听,越来越沉默、抗拒、逃离。
父母怎么做?
首先,问孩子的看法。
然后,进行内容和情感反馈。
最后,表达结论。
引导孩子用头脑沟通,讲清楚是谁的责任,语气十分温和,更难得的是句句在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FBjrSNeajib6pmUY275OdlA7Juic17MSKQD9qict7XB7xSxpg3zHhyz1t616Wa3dmyO3Rltiaq1O9IXSMkkRc2LV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cFBjrSNeaj9icPiaowUrNYjJCm7BRpgtnqicyJwEp9ibA1coQicW56lbicg3DB5iaBiaIPOl94UHyZia1Cts7gwhfs2jeDw/640?wx_fmt=png
孩子顶嘴时这些话术要记得
孩子顶嘴时,我们先在心里想想:我说的话孩子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