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对婚姻有幻想

标签:
心理 |
分类: 婚恋心理 |
最近,重温了经典爱情三部曲: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
《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
《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
影片用18年的时光,演绎了男女主角从浪漫的「爱情神话」,走向一地鸡毛的「婚姻坟墓」。
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一个关于爱情消逝、神话破灭的现实故事。
然而,豆瓣近100万观众,却给出了爱情电影少见的高分:8.8
评价为什么这么高?
除了剧情足够真实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它背后有站得住脚的亲密关系哲学和价值观。
今天我想探讨的,就是这些藏在背后的东西。
01
坠入情网,算不算爱?
《爱在黎明破晓前》——
影片中,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姑娘席琳的邂逅,契合了我们对浪漫的完美想象。
在火车上,由于不堪忍受一对中年夫妇的争吵,席琳坐到了杰西附近。
随后,两人便自然而然地开启了聊天模式。
当杰西告诉席琳——
三岁时,我在后院用水管向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透过水雾看到了已逝的祖母,她站在那里对我笑。
那一刻,席琳眼神亮了,并“爱”上了眼前这个心怀童真的男孩子。
后来,她在维也纳跟随杰西下了车,两人进入浪漫多彩的恋爱模式。
漫步在维也纳街头,聊彼此过往的童年、恋爱史;
走进庄严的教堂,聊各自对未来爱情、婚姻的想象;
穿过喧嚣的夜市,在摩天轮上接吻,在月光下的草坪做爱……
短短几个小时,两人便彻底“坠”入爱河。
很多观众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对爱情心生憧憬——
两人邂逅时,杰西正经历着失恋的挫败——
杰西和席琳,并不是完美的王子与公主,只是两个平凡的迷茫青年:
背负着过去的创伤,遭受着当下的挫折,对未来充满着惶恐与不安。
02
沉溺「爱情神话」,是为了逃避?
《爱在日落黄昏时》——
天亮后,两人难舍难分,相约6个月后重聚。
杰西赴约了;
但席琳却因为奶奶去世,爽约了。
两人遗憾错过。
后来,杰西娶了大学的女友(因为她怀孕了),但他并不爱对方,只是为了履行义务。
他将婚后的自己比喻成修道士,4年下来做爱次数不超过10次。
而席琳,则在一段段失败的恋情中反复受伤,前男友个个都结婚了,但谁也不曾开口向她求过婚。
但讽刺的是,现实越残酷,生活越乏力,他们就越忘不了那一夜的浪漫。
为追寻记忆中的「爱情神话」,杰西用4年写了一本书,席林则写了一首歌。
直至9年后——
在巴黎,在杰西的新书签售会上,两人再次邂逅。
带着难以言喻的落寞,他们又一次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对方。
但不同的是,历经长达9年的淬炼后,他们都变得更加笃定、有力量了。
此时的他们,不再像9年前那样,带着各自的残缺向对方寻求认同。
而是:
立足于当下,真实地看见、联结眼前之人。
这也意味着,两人开始从「爱的幻觉」进入「真正的爱」。
我们是选择回避现实,沉溺于「爱情神话」里故步自封,彼此消耗;
还是选择立足于现实,不断拓展、完善自我,共同谱写「爱情神话」。
03
创造「爱情神话」,才是永恒?
《爱在午夜降临前》——
二次重逢,更加坚定了两人把爱延续的意愿。
席琳义无反顾跟随杰西去了美国,杰西也毅然决然跟前妻离了婚。
2年后,席琳怀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为使生产更为顺利,杰西放弃了大学教授的工作,陪同席琳回巴黎生活,共同抚养女儿。
7年过去了。两人虽然只是同居,没有结婚,但整个生活状态,已经跟中年夫妻没啥两样。
在希腊度假的某个晚上,两人矛盾彻底爆发——
杰西想多陪陪儿子,跟席琳探讨搬回美国居住的可能性。
席琳顿时怒了。
一方面,她不愿意放弃自己在巴黎的事业;
另一方面,她觉得杰西太过男子主义,完全忽视了她身为女性的利益、需求和存在价值。
带着多年积压下来的憋屈,她开始翻旧账,不断指责杰西,甚至不惜用“性功能不行”来羞辱杰西。
杰西被激怒后,也开始反击:“你简直是个疯子,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你超过6个月。”
最后,席琳留下一句“我不再爱你了”,愤怒地摔门而出。
剧烈争吵过后,杰西尽管内心很不爽,但依然主动找到席琳——
透过这场过山车般的「爱情保卫战」,我才从两人身上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爱。
它需要我们直面「爱情神话」破灭后的现实,不断超越自我界限,并通过持续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
不能坐享其成,过度依赖对方;
也不能过度牺牲,妨碍对方的成长。
写在最后
表面上看,影片讲述了一个从「爱情神话」到「婚姻坟墓」的现实故事;
但实际上,它还讲述一个从「婚姻坟墓」中续写「爱情神话」的浪漫故事。
它一一呈现了我们曾经在脑海里所期待的种种浪漫,以及现在、将来我们所要面对的种种困惑。
婚姻并不是洪水猛兽,并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充斥着撕逼、家暴、出轨和彼此伤害。
在如今的时代,婚姻也不再是生命的必选项。
当我们都能以理性、冷静的目光审视婚姻,让它成为锦上添花的人生体验时,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婚姻,享受婚姻。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婚姻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许正是人们幻灭的原因。
认清婚姻的实质,破除掉对关系的投射,可以理智、清醒地看待婚姻,这样我们就能从幻想走到现实,也许是琐碎的,是一地鸡毛,但至少是真实的。也许大多数人的婚姻都是这样才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