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的神密力量

标签:
阳光心理育儿 |
分类: 社会心理 |
1995年,一对双胞胎姐妹K和B早产12周出生了...刚出生时,每个人的体重都只有2磅左右。
两个孩子出生后,立即被送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在这里,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一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单独的床位...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3周后,双胞胎中的K体重略微上升,状态也比较稳定...但是B的情况却很不好。
她一直不停的嚎啕大哭,呼吸越来越微弱,心跳越来越快,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当时医院想了很多办法...让护士抱她…让爸爸抱她…用毯子把她包起来…给她吸鼻涕...
但是,不管怎么样,孩子还是大哭不止…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
有个护士突然想到一个之前听说的欧洲实行过的方法...
她把K抱进B的育婴箱...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躺进去,K就伸手拥抱了B...
而原本哭得直喘气的B,也因为这个拥抱突然安静了下来...
后来,人们把这一抱称为“救命的拥抱”。
因为,这次拥抱之后,B不仅不哭了,心跳、呼吸、血氧都开始趋于稳定...两姐妹就这么互相依靠着度过了难关...
不只是婴儿需要抱抱,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都渴望拥抱。
研究发现,每天一两个拥抱产生的保健作用比每天吃一个苹果还要好,经常拥抱可减低心脏病风险,战胜压力和疲劳,提升免疫力,抗击炎症,以及缓解抑郁。
在一项夫妻关系研究中,夫妻间的身体情感表达情况。
比如牵手,一起亲近地坐着或躺着,给彼此颈部或背后按摩或相类似的温暖触摸,拥抱、接吻等。
夫妻分别从“从不”到“一天超过一次”中做出选择。
研究者还测查了妻子体内催产素的情况。
结果发现亲吻、牵手、一起亲近地坐着或者躺着和体内催产素的含量并不相关,而夫妻间更高频率的拥抱和按摩分别和更高的催产素水平相联系。
拥抱不仅仅是一种肢体语言和爱情信号,更是一种心灵沟通的无缝表达。
对于爱的表达,我们东方人有另外一套体系。
古老的传统尊崇“克己复礼”,21世纪的我们虽然对那些礼数早已不以为意,但行为习惯与潜意识里,奉行的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遑论身体语言?
有个网友说,他曾尝试过对自己的父亲、母亲说过“我爱你”,父亲的反应是说,你又去哪儿野了?母亲说,你喝酒了吧?
于是我们只会把自己的爱埋藏得很深,戴着社会约定俗成的理性面具。
稍有逾越,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制约会把自己包裹得更紧,心理防御机制逐步向成人的、社会的看齐。
父母亲的焦点经常集中在现实的家庭事务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交流的需要。
夫妻之间只强调“我和你在一起”就够了,其他形式的情感表达都缩减甚至省略掉。
朋友之间也是一样,更何况陌生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
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大大地减少磨擦。
你是不是感觉自己越来越孤独?你是不是怀疑自己越来越冷漠?那么,拥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