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被看见(上)

(2021-10-29 09:59:19)
分类: 亲子教育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被看见(上)


01


那天和朋友去公园散步,偶遇一对母子,两个人一前一后,妈妈在前面跑,2岁的小男孩在后面奋力追。


小男孩追得太急,一不留神,重重的绊倒到地。


顿时,小男孩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不由得让我和朋友的心都紧绷起来。


这下摔得太重了,估计膝盖都会跌破甚至流血。


只见孩子的妈妈非但没有马上跑向孩子,还一味的无视孩子的哭声,对孩子笑着说,


自己起来,没事的,快爬起来。


说着说着她还往前方走,她试图让孩子可以自己爬起来继续追他。


然而,孩子并没有如她所愿,反而哭得越来越大声。


哭声里,有身体的疼痛,有害怕妈妈离开的恐惧。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被看见(上)

于是,我这颗“爱管闲事”的心再也止不住了,走到这位妈妈的身边,轻声说了一句:


孩子肯定是摔得太疼了。


我以为妈妈能读懂我给她的小小的提示,谁知,她也没理我。


仍然在几米开外的距离,对着孩子说,自己起来,你可以的。


见此状,我和朋友面面相觑,只得悄悄的离开了。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和孩子最后会怎样离开公园,但那副孩子伤心欲绝的画面一直牢牢的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为什么这位妈妈看不见孩子跌倒时的痛呢?


也许妈妈看见了孩子的痛,但她觉得那点痛根本不算什么,就是跌倒擦破点皮,流点血?


也许她觉得男孩子不能养得太娇气,要从小锻炼孩子忍受痛苦的能力?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怎么想,她有自己养育孩子的标准,我无意评论。


但我想,我们养育孩子的终究目标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陪伴、支持和理解的力量,


让孩子带着爱和祝福去迎接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我们眼里装满的是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和评价,那孩子定然只会感受到孤单、无助和不安啊。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被看见(上)

02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跌倒过,也曾无数次听到有人对我们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道理大概谁都明白。


可真正能够起作用的是这样一句话吗?

仔细去思考和感受,其实,支撑起我们重新爬起来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这句话背后潜藏的人,也就是关系给予我们支持和理解,是一份看见。

Powerful


在我初次尝试的事业中,遭遇到挫败。我开始不停贬低自己、怀疑自己、情绪跌入谷底。


我独自忍受着这份痛苦,就在这时,我的儿子走过来,让我放心,告诉我他不会离开我,会一直在我身边。


我不知道他是否是看到了我的痛苦,还是一直都在我的旁边观察我,当听到他这番话,那一无所有的状态瞬间被打破,我一震。


被一个6岁的孩子看见,我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那些挫折带给我的痛苦,消失了吗?没有。


但伴随着看见和支持的力量,那些痛苦让我可以承受、接纳。


孩子跌倒时的痛,需要被看见(上)

成人尚且如此需要被看见,更何况那些未曾长大未成独立的孩子呢?


一个孩子受伤了,以哭泣或者表达的方式跑来告诉成人,这时,我们需要怎样应对?


有人会对孩子说:别哭,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就不痛了。(试图讲道理)


 还有人直接责备孩子不小心,把自己弄伤了,忽视孩子的疼痛,发泄自己的不满,甚至打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也还有人不管孩子,让他哭到自己不哭,以一种漠视的方式对待。(情感忽视)


还有人以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痛,不痛,你要坚强。(再讲道理)


这都是可以解决孩子哭的行为的方法。


但是孩子的痛呢?孩子那颗需要被理解和关爱的心呢?又怎么能被感受到?


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你看不到孩子的脆弱。你以为他是成长,实则是他不愿去表达。


相比呈现自己的脆弱和疼痛,他更愿意去自己默默承受。


因为,他真正所需要的是一种对与跌倒后疼痛的理解,而并不是告诉他怎样做才对。


TO BE CONTINUED...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