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交恐惧、难以独立,完美主义,你真的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格吗?

(2020-11-24 09:14:32)
标签:

教育

情感

阳光心理

讨好型人格,易碎型人格?当你在网络上讨论这些人格,觉得这些描述戳中你的内心时,你还记得我们之前讲过的巴纳姆效应吗(温故而知新,不知道还不赶紧点链接去看!)。

当然我可不仅仅是为了,为之前的文章再拉一波流量,只是联动一下嘛。不过话又说回来,某些人天天在说着自己是的困扰是什么,什么人格就是这样,自己也是这种人格。

我不禁来自灵魂深处地发问:你知道什么是人格吗?(某些人是不是有被内涵到,知道也别吭声,给我看就对了!)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是包含人的思维、情感以及情感的独特模式,它包含能够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我们常常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这句话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人格大概在成年后就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了。

而既然提到了人格,你们又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我们干脆就来个大科普,讲一讲人格类型,哦不,是人格障碍类型。(我就不按套路出牌)
 
人格障碍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因为人格障碍太多了,一次性写完我怕你们记不住(其实就是写不下),所以我们今天先来聊聊“焦虑组”人格障碍(参考王建平老师的《变态心理学》一书分组):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王建平,本文章大部分内容均来自此书

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

典型特征:
你也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十分害羞,平常尽量回避各种社交场合,和他们交朋友需要极大的热情,而他们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去和别人交谈。这样的人可能罹患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虽然在其他人格障碍的人群中也有回避社交的症状,但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是因为自身有强烈的、无法克服的社交焦虑以及对拒绝的恐惧才背离社会的。

 这类人群的自尊往往很低,他们最大的恐惧就是被拒绝,所以在社交场合往往极度被动,实际上,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会拒绝一切社交场合。患者不仅对陌生人回避,甚至对熟悉的人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例子

甲是一位大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平常在宿舍里总是沉默寡言,并且一直在回避参与学校社交事务和团体活动,担心别人说他“太天真”,因为他总是不知道该与其他人说些什么。
事实上,他从记事起就对与别人交谈感到恐惧,从小到大朋友都很少,即使上了大学也总是回家居住,以此回避人际交往,更不会与异性约会。

依赖型人格障碍——无法独立

你也许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他们做什么事都要别人陪着,对生活的中的事情不管大小,他们都很难做出决定。这样的人可能罹患依赖型人格障碍。



患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对于自立以及承担责任有着不可克服的焦虑。在生活中,他们会通过求助于他人来承担自己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责任。例如,生活场所、工作类型以及如何交友等,都依赖于伴侣、父母和朋友的决定。
而他也很难说出自己的需要,因为他认为说出自己的要求会破坏这种依赖关系。同样,如果自己一个人哪怕独自待一会儿,都会感到很不舒服和无助。因此,他们往往需要大量的陪伴。他们往往很不自信,认为自己愚蠢和无助。

这是一个例子

乙是一位中年男性,从小到大,为了他的“健康成长”,母亲呕心沥血、无微不至。母亲处处指导、事事代劳,唯恐王某在为人处世中受到伤害。所以在几十年的成长中,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过度保护,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许多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直到乙结婚以后,他开始事事都需要妻子来帮助他做决定。妻子抱怨说:“乙就像一个小孩子,事事要你为他操心,对家里的大物小事都没有主意。”

强迫型人格障碍——完美主义

你也许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做事谨小慎微,十分注重自己的谈吐举止,对自己要求极高,并且会因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把事情拖到很晚才去做。这样的人可能罹患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特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过高的标准使得患者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完美,虽然成绩已很优秀,但很少对自己满意。而且,因为很难达到自己的预期要求,患者往往把事情放到最后,致使完成重要任务的时间所剩无几。当需要别人来对自己的工作和成果作出评价时,他们往往会过分拘泥于条条框框。患有这种障碍的人很难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别人的眼中,他们往往是一本正经的、严肃的、过于谨慎的和守礼的,

这是一个例子

丙是一个年轻的女孩,从小细腻敏感,她对房间的整洁和自己的谈吐举止,要求都很严格,例如:地面不能有一根头发丝,衣服一定要整齐无皱褶,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但她做事情一直很拖沓,每次都要到快来不及的时候才动手。

并且,总对别人做事不放心,凡事都要自己来,结果忙得不可开交,事情也没做好。乙尤其是不容许自己有一点差错,否则便焦躁不安,悲观消极,甚至失眠。

唠唠叨叨

今天的人格障碍就先介绍到这里吧,最后你们也知道的,我最喜欢唠叨两句了。以上这些人格障碍,大家了解一下就好了,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觉得自己身边的朋友表现出来这些特点就一定是有人格障碍。绝不是!
即使你觉得条条说的都是你或者你朋友,也不要瞎怀疑,实在有困扰可以去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做诊断,不要自己瞎想自己有啥问题。

那要是你看篇文章就知道啥是人格障碍了,就能诊断出来自己或者别人是不是有人格障碍,那你是得多天赋异禀,你也不用再上班了,感觉收拾收拾再就业吧,我看你很有前途啊!

开玩笑开玩笑,人格障碍患者是人,我们也是人,所以他们所具有的的一些特点在我们身上也存在,这也合情合理啊,所以大家不要因为看了这篇文章就疑神疑鬼,当然,如果真的觉得不对劲,也要赶紧咨询相关人士寻求建议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