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930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你,但是我正为此努力!

(2020-08-14 15:49:32)
标签:

阳光心理

情感

教育

健康

育儿

孩子,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你,但是我正为此努力!

作为父母的你,是否经常有这种感受?

你为孩子做了能做的全部,可能你对自己都没那么用心,但是依然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你承受了诸多委屈和挫败,并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无奈。

而更多的,是愧疚和自责,你无法弄明白,为何就不能理解孩子呢,为何不能给他想要的呢,而你所有付出,究竟为了什么?

你崩溃的时候,更没人看见,你会悄悄抹眼泪,甚至不得不甩掉眼泪继续微笑。

是的,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理解另外一个人,真的很难。

01

理解孩子必须面对的副作用就是:你理解不了。

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你不是我,怎知我痛?”。

这是很多父母委屈的源头,你一直在寻找某种方式爱孩子,孩子却经常给你传递:滚开,我不需要。

最近,我常听到隔壁一个少年大声吼叫、摔东西,然后是妈妈的唠叨,然后是激烈争吵,然后是重重摔门声,然后是母亲的抽泣声。

别说你不熟,焦虑满满的现代家庭中,这是很典型的一幕,只是程度大小和频率多寡的区别。

这场景可以简单归为一句对话:
“你根本不理解我!”
“那你又何尝理解过我呢!!”


所以,当有人对你说“我们要互相理解”之类的,就是在指责你“你怎么不多理解我一点!”

02


你可以理解不了孩子,但请善待自己的努力。

过多关注原生家庭,过多的心灵成长,让越来越多的父母过度反思,过度觉察,甚至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太不懂心理学了,以前活得太傻太天真,于是继续报课、学习、成长。

而这不就是你努力的表现嘛,你要拥抱这份努力。

老师,我很努力很努力了,可孩子还那样,你说我该咋办?”

这样的话我每天都在听。我会十分严肃的反问:“你真的看到自己的努力了吗?”,“你有没有善待过你的这些努力?”

所谓善待,就是你要深刻意识到:你这就是在爱孩子,同时你也需要被理解。

如果没有爱的可能,不会有人试图去理解另一个人。

即便这样的爱是“应该”爱,是“不得不”爱,也是爱。

这努力就在你给他端的那杯水中,就在他对成绩不满时你说“没事的你尽力了”的时候,就在你盯着闹钟到最后一刻才叫醒他时……

是的,就在这些不起眼的日常中。尽管他嫌你烦,觉得安慰没用,觉得你没及时叫醒他而发脾气,觉得你不理解他,而此刻,你只需要理解自己的努力即可。

对你而言,一旦开始拥抱自己的努力,就代表你也渴望被理解,被认可,就开始了自我接纳之旅。

03

我的儿子今年15岁,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我们俩经常吵架,或者更多是他在对我发泄他的不满,他觉得我不理解他,跟我说话他觉得很累。

我记得当时听到这样的话,我很难过,觉得自己很失败。

做了这么多,却得到孩子这样的回应和评价。

在后来的日子,我努力学习,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先要成长,我就报了很多的成长班。

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越来越多的去倾听他,但是,我发现我还是不能理解他。

每次我的回应都让他不满,他都很生气,觉得我不理解他。经过不断的磨合,不断的挫败,我开始接受我对他的不理解,我告诉自己,我是妈妈,我是女的,他是男孩子,我们生长的环境,时代不一样,我可能真的无法去完全理解。

我对自己不再强求。我发现,我轻松了,不再焦虑了。

再次面对孩子对我指责我不理解他时,我可以坦然面对了,不会恼羞成怒了。

我们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04

渴望被理解是原初需求,是一种本能,是在妈妈给婴儿喂奶那刻起产生的,而这个渴望不会消失,而无论你是7岁,还是70岁。

此刻,你会看见你的努力代表:希望感、主动性、不妥协;也觉察到自己的内耗与艰辛。

而自我接纳大约需要4个阶段:

第一,意识到理解孩子(或他人)有时是徒劳的,你要承担没有任何所谓回报。

第二,你开始善待自己,理解自己,不再为努力没有回报而郁郁寡欢。

第三,接下来会划边界,你不再只是去理解别人,会撕破一些标签,比如“顺从”、“讨好”、“迎合”。

第四,承受划清边界带来的愧疚感,甚至是罪恶感。

你变得自如了,你清楚想要什么,能给对方什么,对方的反馈很难再轻易挫败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