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的最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
一个人的心理组织、心理潜能、人际关系等都带着家庭的烙印。
01 大家知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常常和家庭有关系。
有时候,被我们认定为病人的那个人可能是个小孩,但是实际上是家庭,当家长做出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改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2 家庭中父母亲角色颠倒.
母亲很厉害,父亲却很懦弱、被动、逃避、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这个家庭如果是男孩,这个孩子有可能会对父亲认同,长大后也会懦弱、被动、逃避、没有担当、不负责任。
也有可能对父亲反向认同,会滋生出丈夫的角色,主动地帮助妈妈担当,管理,承担这个家。这个家庭若是女孩,很有可能这个女孩在她的婚姻中活成妈妈的样子
03
是指父母之间发生争斗、吵架甚至打架,互相争夺孩子对自己的孝顺、忠诚,常常在孩子面前暴露他们的分歧矛盾。
最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闹矛盾的夫妻质问孩子:“你想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这样的处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惨烈,是具有摧毁性作用的,因为他们让孩子的忠诚和孝心发生了冲突。
婚姻偏斜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不是以这样激烈的形式出现,子女很自然地被控制在夫妻中强势一方的手上,制造出孩子内心冲突
04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的时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去实现家族的社会理想。这叫派遣理论,这里面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偏差的情况:
超过了孩子的禀赋、能力、素质,简单说就是揠苗助长。
第二种就是家长派给孩子很多任务.
父亲说一种,母亲说一种,孩子不知道要完成那个任务。或者父母说了很多任务,一会儿当明星,,一会要当官……这叫任务冲突。
第三种是孝心冲突。
不和谐家庭最大的问题。孩子被划线站队后不知道对谁好,结果两边受气。
孩子如果习得左右逢源带来的好处,为了自保就会惯用这种方法,但是孩子表面运用了这种方法,内心又会有很强的自罪感,会有很强的内心冲突。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没有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学会慢慢放手,没有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执行任务,这个叫派遣失败。
第五种情况是孩子从小被忽略、忽视.
或者受到养育者的明显虐待。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爱、被期待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有什么任务,这叫派遣不足、派遣模糊。
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则容易抑郁,自暴自弃,变成反社会、边缘人格,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有些父母用严苛的家教方式来教育儿女,比如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参加任何竞赛都要获得头奖,不准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等。
绝对不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孩子,认为当众指责孩子会让她们有所长进……
这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在后天孩子压抑的情绪会以丑陋的形式灾难性的爆发。孩子会极端的自我攻击,自伤自残。要不然会攻击向外,违法乱纪,要不会攻击养育者,出现杀父弑母。
前一篇:男人靠捧,女人靠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