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只想“适可而止”的活着

标签:
情感教育阳光心理健康育儿 |
分类: 心灵保养 |
众生皆苦
http://m.xlzxyg.com/uploads/allimg/200608/1-20060Q5323L30.jpg
没有想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http://m.xlzxyg.com/uploads/allimg/200608/1-20060Q53400355.jpg
不上班、不上学,哪儿也不去。班比蛰居的原因是,在学校里帮助被校园霸凌的同学,结果自己也被列为了霸凌对象。加上被最好的朋友欺骗,她开始厌恶学校,也不愿意跟任何人打交道。
02
受苦的根源
小川发现:
埃克哈特·托利说,我们的大脑,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己有“真实感”。
http://m.xlzxyg.com/uploads/allimg/200608/1-20060Q53613430.jpg
03
“适可而止”的活
但比起“做更好的自己”,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做自己”。
我们永远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三人份的工作,一晚上做完一礼拜的事情。
我们控制不了外界,只能自己拯救自己。
“要行动起来,如果自己不改变,就什么都改变不了。”
认识到这句话后,班比变得不一样了。
在打工时,她认识了另外4个女孩子,她们就是班比现在的队员。是的,她们组成了一个地下摇滚乐队,队名叫“不感症蛇草莓”。
http://m.xlzxyg.com/uploads/allimg/200608/1-20060Q53923J0.jpg
被问到具体怎么做,班比说:
而你终其一生,不是因为完美被爱,而是因为你充满勇气。
但其实,无条件地接受当下的自己,也同样需要勇气。
这就是埃克哈特·托利几次提及的“臣服”。
都说“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但不急的,在哪儿摔倒,不可以就在哪儿躺一会儿吗?不批判、不评价,关照好当下的自己。
这个世界不够好,但多数时候还是友好的。
只要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结果往往不会太差。
让我们一起做五六月的事,因为八九月份,自会有它的答案。
后一篇: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