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厌旧”?其实你被心理学效应左右了

分类: 社会心理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喜新厌旧的时候:
一套衣服时间长没有穿,再次把它拿出来重新穿上的时候,会感到十分时尚。
本来互相有摩擦的朋友,时间长没见之后再见面,会倍感亲切。
时尚仿佛是一个圈,一段时间流行喇叭裤,一段时间流行直筒裤,一段时间流行阔腿裤,一段时间又流行紧身裤…过了些时日,原来不流行的衣服,又会重新流行起来。
这种看似是喜新厌旧,但是一种间歇因素带来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间歇因素而引发心理效应的现象,称之为间歇效应。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例如,一对夫妻因工作等因素而分居异地许久,再次相聚时就会有“久别如新婚”之感,这就是间竭效应的结果。
又如一套服装久未穿着了,偶尔发现它被压在箱底,于是翻将出来重新穿上,会感到又十分时尚。
生活当中,许多东西都遵循着这一规律,今天是富子,明天可能就是败子,接着可能是穷子,最后将成为苦子,然后又将变为富子……,就这样间歇地轮回变化着。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间歇效应呢?
注意转移因素
我们的注意中心会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原来的注意中心会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变成注意的背景。
流行的东西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东西,不流行了也就被人们所忽视了,成了注意的背景,因此,被人们注意的东西往往容易流行。
1
心理学的饱厌心理因素
我们吃饭时,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了,再吃的话就会生厌,哪怕是再端上山珍海味也会摇头摆手。
人的心理也是这样,一旦需要满足了,就会想更高的需要,它不会一直停留在原来的需要上,否则就会产生饱厌现象。
时装不时髦了,就是这种饱厌心理造成的。过了一段时间,穿的人少了,它又会流行起来,间歇效应就这样发生了。
2
变新心理因素
有句成语叫喜新厌旧,说的就是人们喜欢新的讨厌旧的心理状态,我们对新奇的事物总会表现出一种趋向心理,而对原有的旧的东西会表现出一种厌弃的心理。
而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旧的事物长时间没见又会像新的一样,人们又会产生趋向的心理,就这样发生着间歇效应。
在生活中,有些情况下其实我们并不希望间歇效应的产生,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希望自己的精力可以一直保持在学习上;在工作时,我们希望可以对工作持续的存在热忱。在恋爱时,我们希望另一半可以对我们一直保持着新鲜感。......
尽可能的减少周围可能会引起注意转移、变新心理的事物,让自己的精力保持在自己希望注意到的事情上。
心理学其实就在你我身边,留心观察,处处都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