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亲子教育 |
今年的暑期档有《哪咤》、《烈火英雄》等各种令人潸然泪下的电影。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就是《银河补习班》。
这部影片把好多人小时候的教育在银幕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十分感慨。
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期走过来的,有些人有美好的童年生活,可有些人的童年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
童年经验会深深地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从孩子的性格、气质、人际交往的方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记得那个和我一起去看电影的朋友,我们看完电影后都哭的稀里哗啦走出放映厅。等到我稍微平和,我发现她还在啜泣。
她告诉我:“我二十岁了,我每次心情失落,遇到挫折就后退,经常会抱怨很多,就连发脾气都和我爸爸一模一样。”
空气突然安静,她说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好像事实的确是这样,孩子好多东西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
我们应该怎样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这里有你不得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孩子的模仿行为源自大人
之前在跟着老师做正面管教时,遇到一个很有趣的家长。
他说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吵架的时候总是会揪着同学的耳朵,让别人求饶。
老师经常叫他去学校,他说孩子也没有改变。
当我们问他是不是常揪孩子耳朵,他说是,之后就沉默了。
他仿佛自己意识到了揪耳朵是从他那里学会的。他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
学会这样的行为很简单,但是让孩子改掉就没那么简单。
有很多类似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
也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好而不断敲打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暴力型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无时无刻都在经历榜样训练。
你所谓的“为他好”,不过是借口罢了
电影里邓超饰演的是父亲马皓文,他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
有很多人说这是理想型教育,也有些人会说不实用。
电影里邓超处处为儿子马飞着想,很尊重马飞。她的前妻总是拉着马飞做各种他不喜欢的事情,也总是责骂他。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剧情是:马皓文觉得前妻的做法对孩子不好的时候,前妻总是会说:“我这是为他好”。
“为你好”,这大概真的是我们一辈子都一直听到的话了。
父母会说为了你好,老师也会,就连以后的人生伴侣可能也会。
记得我的一个好朋友,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很有天赋。
但她母亲从来不让她画画,说这样会影响学习,都是“为了孩子好”。
后来她就偷偷在学校画画,因为放学了就不能画了。
他高考考了三本院校,她母亲不让她上。复读一年,也还是三本院校。
你所谓的“为他好”,可能真的只不过是借口。如果你真的对孩子好,就应该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是单向的强硬,而是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把自己的路走好,把自己的桥修好
马皓文在影片中因为修筑的大桥坍塌而进了监狱,在这期间妻子和她离了婚。
出狱后他还是努力工作,靠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和儿子。
儿子每次问他的时候,他都会说:“把自己的桥修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你不必总是去听别人说什么,做好自己”。
马飞很不被老师看好,就连他的妈妈都说他有点笨,但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员。
在学校,马飞学习成绩很不好。但是马皓文从来不骂他,还夸奖他从倒数第一名变成了倒数第五名,说他真是个天才。
我们经常会说孩子学习不好,很多家长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经常喝斥孩子为什么不努力。
其实有些时候,孩子的努力你没有看到。
明显的是前进一个名次、多考了一两分;
不明显的是多做了两道题、多努力了一点点。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路是自己的,桥也是自己的。
我们大人应该引导孩子如何把自己的路走好,引导他们意识到这条路的意义和重要性。
强制是最无效的教育手段
不需要逼着孩子去做什么,而是要支持孩子的喜好。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北大的女孩,她说她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喜欢音乐......
各种新鲜事物他都愿意尝试,她从来不厌恶学习,反而乐意主动学习。
在学校,我们会见到很多厌学逃学的孩子,逼着他们坐在教室里,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没有进步,反而更加叛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有些家长强制要求孩子上重点高中,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接受不了那样的压力,不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不上重点高中的学习进度。
前妻的强制性教育对马飞来讲,毫无疑问那时没用的。当遇到洪水,马皓文对着凶猛的洪湖,不知道儿子是否活着。
他拿着喇叭一直说:“动动你的脑子,想一想周围有什么,你一定能出来”。
马飞获救了。
强制性教育只是交给孩子一个模板,对一些事情或许有用,但并不灵活。
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情的意义,让他喜欢上自己做的事情才对。
没有事无巨细的满足与爱
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孩子都有一个神奇的感受器,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爱他”。
电影里马皓文有一句台词:“对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看到这里,真的令人潸然泪下。他没有更好的工作,赚不来更多的钱,给不了马飞更好的物质条件。
这个世界上哪有完美的父母和完美的孩子,我们都需要适应和改变。
为人子女,你总觉得父母太普通,给不了你想要的;
为人父母,你会发现赚钱和家庭有多么难以平,生活有多么不易。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但他们愿意和你一起成长、一起改变。
都是第一次,请多担待!
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爱,也要明白我们都不能完成彼此所有的期待。
这的确是一部理想主义题材的电影,但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始于陪伴,忠于教育,形于三观。
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