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要从小开始

分类: 亲子教育 |
关于性
关于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都是神秘、隐秽的代名词,
因为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让人们都是谈性色变。
很多的父母没有正确的性观念,
在对孩子的性教育上往往都是闭口不提。
中国近些年大量数据显示:
儿童由于缺乏相关的性教育,
很多儿童,特别是女童,
不能识别那些性侵的罪恶之手,
从而遭受到性侵。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缺乏性知识,
对自身出现的性欲体验感到迷惑、恐惧、焦虑,
甚至产生罪恶感,
也有的则因好奇而盲目追求,
以致影响学习、身体健康,
甚至会去犯罪。
这不仅令我们痛心疾首,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父母要如何和孩子谈性,
怎样正确引导孩子认识性,
从而保护自己呢?
作为父母,
本身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性认识和性观念,
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保护自己。
性的错误认知
任何人在一生中,
都迟早要面临性的问题,
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各种性心理活动,
性和性心理应该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对我们国人来说,
长期以来却不能为人们所认识,
人们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也是知之甚少,
很多人对性心理存在着错误认知:
性是神秘的,隐晦的;
性是羞耻的,下流的;
性是不可言说的。
造成这种沮丧的原因很多,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秩序,
肆意贬低和压抑人。
人的先天本能和生理欲望是万恶之源,
特别是本能和性欲,
追求正当的性本能的满足成了“犯罪”,
产生自然的性欲冲动成了“堕落”,
甚至谈论有关性的问题也成了不道德。
这使人对自身的性和性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的的状态之下,谈性色变。
性的本质
性,从本质来说,
其实是人的一直原始的能量和本能。
弗洛伊德把性本能称之为“力比多”,
他认为这是人生来既有的,
婴儿也有性欲,不过表现形式与成人不同而已。
埃利斯认为:
男女性冲动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从性兴奋逐渐形成到发泄得以实现的过程,性兴奋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是人本身固有的功能。
孔子也曾说过:
食色性,是人之常情。
人的需求本质上来说,
食物可以满足和维持身体本能的需要,
性则是满足人生理的需求。
性关系到整个人,
人的性素质,也是人整个素质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性素质也是他最内在和最根本的部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一个正确的性观念,
可以让你身心健康、爱情幸福、家庭美满。
性需求表现形式
在很早的时候,
心理学家,教育家就对人类的性发展有所研究,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性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0-1.5岁):
婴儿会通过吸吮来刺激皮肤和粘膜,
这可以让婴儿达到忘我的地步。
甚至还能引发类似于性高潮的反应。
肛欲期(1.5-3岁):
肛门除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外,
也会成为快感期。
而孩子常常通过憋尿憋屎来刺激黏膜从而获得快感。
从心理学来看,
孩子的内心没有驱动力,纯属即时满足。
生殖器期(3—6岁):
是人类性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孩子通过手或者任何方式来刺激生殖器来获得快感。
孩子早期的自慰对成年的性生活体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家长对于孩子自慰的责骂、排斥都可能造成成年后的性冷淡。
潜伏期(6-11岁):
性发展逐渐消失,
孩子失去对性快感的兴趣。
他们也开始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的体验,
比如和同伴玩耍,结交新的伙伴,学习等等,
因此,上三个阶段的很多行为会在这个阶段逐渐消失。
青春期(11岁以后):
人类性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此时代替幼儿时期的性活动的是更成人化的性活动。
快感区的活动开始以生殖器为主导地位。
性教育原则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越早开始越好:
不要认为要等到时机成熟再和孩子谈性这个问题,
应该随时把握机会,
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和孩子谈性,
比如孩子问:我从哪里来?
很多家长回答“捡来的”、“充话费送的”
这明显是不负责的。
生活中随时进行教育:
可以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谈性,
比如在洗澡的时候,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不要怕孩子问问题,也不要冒充专家回答:
问到自己不懂的问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资料、讨论,
而不是装作很专业的样子,
告诉孩子一个很模糊、错误的答案。
准备充分:
假如自己关于性方面的知识也不是很充足,
那最好先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思考一下孩子可能会问到什么问题,
想好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对孩子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淡定,
对孩子实话实说,
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性,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我们要去接纳,承认其美好,而不是谈性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