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心灵完整由谁来滋养?

标签:
心理咨询师心理成长文化教育健康 |
分类: 家庭关系 |
我们常说,心理咨询师是缓解他人痛苦的职业,心理咨询或治疗者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伴随他人内心世界的人。
这一职业的独特特征是角色,因为你必须分裂出这样的一部分去工作,甚至观察,心理咨询师要在关系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之间转换。
——沉湎其中却意味孤独,你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工作,而非知识。
但在另一方面,谁来滋养咨询师的心灵完整呢?
壹
《心理咨询师成长公益沙龙》是由阳光心理开设的专门服务于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团体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滋养心理咨询师心灵完整的特殊土壤。
来自洛阳市某心理咨询机构的方老师说,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有一次在偶然的机会里接受了一次免费咨询。
谈话间忽而感觉四下安静了,真正有一个人在详细倾听你的话。这不是社会情境内的虽然看起来交流,却又是更深一层的内心流动交流。
这种感觉特别有意思,你真的可以感觉对方愿意明白你,而不是想用其他东西来阻隔。
譬如当我在叙述出自己的生活挫败,还有挣扎体悟时,对方仅仅说了句“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倘若依照社会的标准,这时或许就不免有带着自身主观的标准出来,比如“不要紧”、“振作起来”等等。
当然,没有体会过或者是被体会到的人就这样说出口,其实轻飘飘的毫无分量。
而这句“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没有像社会人那样隔开或者高高在上指点,着实是一种珍贵难得的交流历程。
这段经历更加坚定我决心为“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职业而努力靠近。
在现实世界的意义里,我感受到心理咨询师确实需要持续成长。在相对成熟的职业生命周期里,我们就是需要一个像《心理咨询师成长公益沙龙》这样的团体。
贰
不同的心理学者论述过这一现象,比如欧文亚龙、John
C.Norcross等等。
严格的仪式与反省,促使心理咨询师在工作时间段内,需时刻考虑着是否以治愈性态度体现。
这些大致描会了历经系统训练后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对这一职业状态深刻认识。
甚至在美国,这已经成为了心理学会的一项基本伦理准则。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便一个咨询人员,也受自然界的支配。
任何心力的付出,即使有经济上、名誉上的回馈,但还是难以逾越自然社会的所赋予的角色范围。
其次,倘若世界上共情等属于心理专业技能的心理能力很少,并不是说众人非常变态恶毒,反倒说明了随着社会进化的历程,人们不由自主选择更合适自我保存的状态去生活。
这种不完美通常意味着一种更广阔层次上的完整流动。
在这种社会背景里,咨询师迟早要承认,除了自己职业领域得到的经济回报以外,自身也需要在心力上保持收益与付出的平衡。
否则,就只是一种自我欺诈的精神胜利法。
频频的职业枯竭与内心憔悴袭来,最终会引起生命能量的负性耗竭,本质上,是一种反人性的自虐行为,是一种隐蔽慢性自杀行为。
成熟心理咨询师是能够意识到自己需要其他内容,比如同行、团体、圈子,却又并不十分担心泯灭于团体之间。
是知道自身职业特性将意味着孤独,又能够承担这一职业特性后果。
是善于发现问题,也善于用策略技巧解决问题的人。
心理咨询师需要持续成长,这是由职业特性所决定。
只要我们活着,总是需要接受不同的、变化的新事物。
而在人整个的生命周期而言,我觉得这对一个心理咨询师而言,是有深刻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也是合适的。
叁
目前常常提到的朋辈团体、人际关系、短期体验工作坊,大多属于个人成长团体性质的阶段。
而案例督导则属于针对具体个案的团体。前者在咨询师刚刚涉入行业,处理自身内心与社会能力时尤有帮助,而后者更加多的针对个案。
而到了后期,事情又往往分得不那么清楚了。
因为即使是个人成长,不免后来要独立面对咨客;督导到后来,咨客迟早会运用移情的关系影响到咨询师,所以这里的形式合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折衷或混淆。
换而言之,督导何尝不是另一种内心成长,成长又为何不是另一种将自己当成病人的咨询历程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成长与督导无须分开的意思,大抵我们的人生在不同阶段,内心也需要有不同仪式来祭奠、有助于形成自体的意思。
所以,最后第三种种形式,心理咨询师团体。
大约这时团体内的成员,每个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界限,相对成熟稳定的内在思想体系,此时愈发自由:想说自己说自己,说个案就说个案。
因为我们的一生注定要在自己与他人内心的痛苦中,去一同面对罢了。
肆
心理成长,是职业心理工作者持续一生的追求。
道路充满波折,过程不断被严酷的命运捉弄,但我们需要毫不气馁的持续追求内心救赎。
从内心的自我剖析到外在他人的镜映,以及持续不断的挑战,轮流透过多人的角度,望见自我斑驳的一生。
每一个心理职业工作者,都憧憬着明亮的房间、艰难、有价值的咨询历程,可是不知道那里出了问题,明明希望变成愉快胜任的咨询师,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被来访者抛弃的可怜人,怎么可以这样?
只有一次的,不可能再重新来过的初诊,如果真的是童话,也太残酷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咨询场,咨询历程。一个个心理咨询同行会成为血肉,你做操刀手。而到了同样的命运屠刀来临时,你也将祭为血肉。
心理咨询师往往学会了各种流派理论来武装自己、丰富认识,可是临近咨询场时又必须尽量忘记这些,我们辛苦学来的知识。
在我们面前将遇见的是一个人,无论他或她和你谈了多少次,依然会有新故事发生。那么,我们何以应对?如何提高自身在实践中,应变能力?
过程将是持续而艰难的,像是咨询历程,需要保持稳定恒定,被整个咨询团体镜映的历程,充满灵魂的坚韧。
然而,这毅然决然的坚持、面对未知的坚持,却也是极端扭曲的煎熬、暗无天日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这句听起来让人无比崇高的话,多么不符合大众凡人,世界有爱的和谐概念。或许,放弃是容易的。
在内心模糊的血肉间,微弱的灯火,掌握着人性解析权力的职业,却又如此艰难?
即便是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守护住很多人投来的生命之火,但仍然时时被各种投射集中,受伤的治疗者何以得到减负?
最可笑的是,作为这样一个职业,往往成熟的标志却是孤独、保密和伦理。
如何滋养拯救我们自己日渐创痛的灵魂?
《心理咨询师成长公益沙龙》时刻在等待着你!
呵护心灵
播洒阳光
前一篇:强迫症,影射出不同形式的家庭舞步
后一篇:男女不能言说的心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