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咨询,让阳光照进最黑暗的角落

标签:
远程咨询家庭咨询情感文化育儿 |
近年来,网络、电话等远程心理咨询逐渐在阳光心理的来访者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方便了来访者的选择的同时,也为心理咨询师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
阳光心理首席咨询专家蒋庆伟老师在阳光心理咨询中心例行督导活动中,分享这样一个远程咨询案例。
最黑暗的角落
刘缃(化名)是深圳的一位女性,拥有高等学历和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刘缃发过一张童年时的照片,俏丽可人。
她因为父母非要听她说丈夫坏话、不要相信丈夫,但是她不能拒绝而感到痛苦。客观上,刘缃父母的要求简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因为都受过高等教育: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大学教师。用她的话说“他们没有得到过幸福,就压根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值得幸福的事情发生。”
最初我提出的问题是:“是否可以详细说说这些年来你的家庭发生了什么?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你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内,是否有成员离婚或死亡的?”
刘缃叙述了她这些年来的家庭变迁:刘缃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时,父母来到爷爷奶奶家,也带来了无尽的争吵。
父亲有善良感性的一面,生活坎坷,但也是个多疑、敏感的人;母亲教育程度最高,是大学教师。在她高二时出国。
那一年被刘缃解释为陪着阴暗的父亲度过了阴暗的一年。
她被迫成为父亲的枪手,经常写些诸如“父亲对我很好,希望你早日回来全家团圆”之类的信笺。
这些不尽出自本心的信件,让她不自觉地成为保持父母联系的工具。
刘缃成年后陆续遭遇过一些挫折,终于异地找到了幸福。此时的她,拥有很高的学历和成功宽厚、相亲相爱的丈夫。
近期,一向聪明温顺的她却抵挡不了父母要求她诉说丈夫本不存在的诸般不是……用她的话说,这是她内心“最糊涂最情绪化最黑暗的角落”。
最混乱的家庭
在这个案例中,刘缃身处其中却几经折磨。以常规角度看,父亲在家庭中经常无理取闹,而母亲则软弱缄默。
幼年的她常抱着“谁讲人坏话,这个讲坏话的人就不是好人”。也因此,似乎肇事者尽在父亲一方。
要解开刘缃内心的这个纠结,或许先要解开她过去家庭的纠缠。刘缃父亲家族内基本未出现离婚等案例。而在母亲族系内,家族成员基本有过一两次离婚。
在刘缃的原生家庭内真正呈现出的是:母亲地位比父亲地位高。
我将父亲的家庭位置这样归纳:“父亲的位置很弱。当然,你可以责备他不妥当的行为。种种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其实有个绝对合理的解释:父亲如果不同母亲交流,或许你的家庭早已破裂了。”
我们可以说缺乏信任是父亲的错,而缺乏合理交流则是母亲的错。
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母亲,还来自于亲戚、邻居、整个社会文化的沉重压力。
或者也可以说:当父亲停止要求,停止对对方的愤怒,她的家庭早完了。
也因此,很难说父亲的大吵大闹里没有一种渴望交流的意图。渴望不到的父亲,于是不停地愤怒与要求。
家庭是最混乱最不讲究规则的地方,同时也有最柔软、混乱的情感在里面。
常常不尽合理家庭内,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背后,却有着极尽合理的内涵。
生活中的戏剧性就往往在于,暴虐的丈夫背后经常躲着理智冷淡的女性,歇斯底里的妻子身旁却大多会有个正确理性的丈夫。
最残酷的对待
从另一方面来说,刘缃母亲的选择责任更大。
虽然母亲的做法让社会文化赞同,但关键的问题是:母亲明知道父亲身处痛苦之中,但未想办法做出变化,使心爱的人快乐。
如果爱情注定是相互折磨的,那么这种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案例的症结就在这里,归类刘缃父亲的问题,显然是毛病多多。如果运用现象学的方式,用最原始的知觉感触,不难发现妻子竟然甘愿看到丈夫痛苦。
这才是生活中最残酷的对待,也是该家庭系统动力漂移的核心。
此类案例,梳理症结的方式往往不能从局部出发,大多应将其家庭看成是一个整体内,以成员间的互动变化为切入,捕捉各种不确定性。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待世界的视角决定了人发现问题的方式。
在接触此类个案时,咨询师往往需要放空自我,容纳一个全新的家庭在心灵中运行,让成员去自我运行中看到轮廓,同时,整体的心灵去包容、触动。
因为每个案例都可能是完全不同,咨询师不能用先入为主的模式去套用,而需要遵从每个家庭成员身体的真实感受相互作用来工作。
虽然有些个案是相当陌生的,但具体呈现出来的每个成员都有其自我能量运行的轨迹。
因此,最初,不免从整体角度出发,继尔落实到具体成员身上。最终,系统内在力量的变化必定带来整体运行的改变。
因为咨询主体是刘缃,具体化实施也在她内心视觉的转化。
最困难的作业
我给刘缃的作业:
“我恨你!我怜悯你,我厌恶你,但我也深深爱你。我对你这种分裂的情感是我至今感到痛苦的原因。现在,我把不是我的部分还给你。把我的部分保留。(爸爸/妈妈)我需要你的支援!我爱你!”
“如果你按照我作业信上的要求去做了,你更愿意跟谁说呢?”我提问。
“跟父亲。”她回答。
“母亲呢?”我反问。
“母亲已经很糊涂可怜了。”
“不,我的要求是你分别跟父亲母亲说这些话。在他们眼里,你是孩子。这不是你承担的责任。当你推开不是自己的责任时,每个成员才会安宁。”
“但我害怕,觉得害怕极了。”她这样回应。“我相信你,但给我些心理力量好么?”
“是啊!真正做出生活的改变是需要极大勇气。这不是你的责任。”我提醒。“最好的方法是你回到孩子的位置上去。”
看得出她很困惑,沉默一阵后,“我不知道,我感觉你说的我还是害怕,但我隐隐感觉你说的是对的。”
“你回到孩子的位置上,他们自然会回到父母的位置上。而且,在父母的位置上,人们会更好地面对生活,这也是你的极限。”
最温暖的阳光
海灵格认为,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而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
依照海灵格创立家庭系统治疗的原理显示,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而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
系统排列的功能,就是要协助我们辨识家庭或组织背后的动力状况,将由于各种文化困扰后的内心感觉与位置找出。
找出解决的途径,调整被干扰的家庭或组织系统,让爱重新在家庭或组织中流动。
治疗的形式包括团体治疗、物件排列以及像上文所述的,遵从内心原始的位置和感觉,回到心灵原有的位置上。
在一个普通家庭内,自然有内在的和谐机制,如果某个家庭成员特别不舒服,往往是整个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家庭成员中的一个出现不舒服等症状后,往往是待着的位置产生了偏差,长时间的偏差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系统的成员都不快乐。
可以说,家庭才真正是一个共生共处的封闭小环境。
后来,刘缃与父亲电话交谈,结合自我内心的感受和我布置的作业重新沟通后,父亲的回答是:“如果你说出这些让你更好受些,我也会感觉好受些。”
而在与母亲沟通之后,母亲流泪接听,后来变得冷漠,说不需要任何人关心。
“我忽然能理解父亲了,也能理解母亲。”她在咨询后的最终评价是这样。
“忽然发觉自己这些年来受了很多的苦,其实都是有原因的。我竟然很像母亲,一种大梦初醒的感觉。”
最终的结果让人满意,当数月后回访刘缃时,她觉得一切比过去都要好上许多。
父母的态度开始变得柔和了,用刘缃的叙述是:“父亲可以与我合理沟通,母亲竟然会给父亲做糕点送去了”。
在刘缃的勇敢和努力下,最糊涂最情绪化最黑暗的内心角落里,多了几缕温馨阳光。
“可以告诉我咨询前后的感觉么?”我提问。
“不知道。呵呵!”她停顿了一会。“刚开始接到你的作业信时,第一感觉是写给别人的。看了三遍才明白。当时想哭又想笑,很混乱,很复杂。”
“是啊,问题解决了,差不多该我退一步了。”我回应。
“谢谢你!希望阳光心理永远给他人以温暖。”她祝愿。
呵护心灵
播洒阳光
前一篇:职场如赛场,如何心不慌
后一篇:因为可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