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以为孩子一开学,你就万事大吉了

(2018-09-04 20:58:47)
标签:

开学

教育

健康

文化

心理咨询

分类: 亲子教育
不要以为孩子一开学,你就万事大吉了


不知不觉,暑假结束,孩子终于开学了。

但是,不要以为孩子一开学,你就万事大吉了。

如果下面的现象在开学时候你也遇到了,请反思一下以后怎么办。我们不能让孩子一直“带病”成长!

请密切关注“21天”!!

经历了长期的愉快玩耍,开学在即,孩子们“状况百出”:起不了床、忘带作业、上学前找不到校服……“开学综合征”症状初显。

这几天前来咨询的家长可没少让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忙活。

“没睡够”

按照学校通知,军军9点钟就该去学校报到了。可是眼看着就要迟到了,军军却赖在床上嚷嚷着“没睡够”,迟迟不肯起床。

孩子经历了一个假期没有规律的作息,像军军的父母一样,不少家长面临的首个难题是如何帮助孩子重新适应规律的作息。

阳光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孟老师介绍,不少孩子在假期中过着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生活,这类孩子的家长在开学后首先该为孩子解决的问题就是睡眠问题。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要想让孩子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就得先让孩子睡好觉。

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孟老师建议家长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应该有所不同。

对于亲子关系互动较好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相对强制些的方式,要求孩子按照固定的时间早睡早起。

而有些处于青春期较为敏感的孩子,对于外界感知比较敏锐,稍有声响会导致睡眠不安心,孟老师建议这部分孩子在睡前可以洗个澡,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要好好睡觉了”。

此外,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依赖情绪比较高,有时不能自己完成睡眠任务,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上床,陪伴一段时间。

家长的陪伴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这样的话,孩子容易很快入睡。

不过,孟老师也特别提醒家长,这种陪伴只是特殊时段的一种安排,不应该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玩失踪”

马上要开学了,颖颖父母发现自家孩子的校服找不到了。

大人小孩翻箱倒柜地一通猛找,还没开学就先把家里弄了个“鸡飞狗跳”,以这样慌里慌张的状态到了学校,孩子的学习情绪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

也有的家长在刚报到第一天,就被老师叫到了学校。仔细一问,原来是孩子的假期作业忘记带到学校了。

作业这么重要的事儿都能忘,更别说铅笔盒、本子等这些学具了。

孟老师提醒说,作为家长,刚刚开学的一项重要功课就是帮助孩子把衣服、书包提前准备好。

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家长协助检查确认。准备好的东西要放到固定的位置,让孩子起床后伸手就能拿到。

不要以为孩子一开学,你就万事大吉了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东西都准备好了,孩子上学就不慌张了。

孟老师说,虽然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是这些小事儿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家长要协助孩子做好这些事情。

“求证明”

有忘带作业的,还有的孩子在假期里压根没有完成作业,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出示假证明,以显示自己没做完作业是有正当理由的。

这样的家长找到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时,也是满满的不知所措。

对此,孟老师劝告家长,在面对孩子这样的请求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做一个撒谎骗人的家长。

家长在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同时也是在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项事件。

孟老师说,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应该引导其找到老师主动检讨,主动承认错误后求得老师原谅。

此外,孟老师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在开学第一个星期内、在孩子拿到新课本之后,带着孩子把发的新书从头到尾翻一遍。

尤其是小学生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看一下新书中有哪些内容,帮助孩子了解新学期要讲到的知识。

孟老师强调,这也是在教会孩子预习,但不是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大概了解老师准备讲什么,至于怎么讲,那就是之后跟着老师再学习的事儿。

“21天”

孟老师提醒,开学后前三周最关键。从心理学角度来说,21天是一个心理周期。

从放假到紧张学习,孩子需要有21天的适应转变期。如果这21天里能够平稳过渡,孩子的后续学习就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开学的前三个星期是关键期。

作为家长,除了要协助孩子在上述细节上完成这一过渡之外,还需要多多注意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比如,新学期伊始,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回到学校后如何跟同学分享假期生活的准备。

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多多分享初进学校、刚开学后的新鲜事儿,及时关注到孩子在情感上和学习上的需求。

孩子是憋不住的,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分享的准备,可以让他们在没上课之前就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们在课堂上忍不住跟同学传小纸条交流,影响听课效果。

此外,对于年纪较小的小学生,家长们还可以多叮嘱一句让孩子注意分享的时间分配,小学生做事儿比较毛躁,而且对于课堂纪律认识不是很深。


不要以为孩子一开学,你就万事大吉了
关注阳光   关爱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