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432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一生,比金钱、学历更重要的,是思维

(2018-08-16 21:17:04)
标签:

思维

图片

军事

教育

健康

分类: 心理常识
这一生,比金钱、学历更重要的,是思维


解决问题的影响因素
    
1、知觉情境的影响
    
解决问题往往会受知觉情境的影响。一般情况,知觉情境越简洁明显,有关的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就容易解决;复杂的隐匿的知觉情境,问题就不易解决。

例如,在解决以已知圆半径为条件,求圆的外接正方形面积的问题中,图形画法不同,解题的难度就不一样,显然A图的解决要比B图的解决难度要大。

又如,在解决如何连续画出四条线段一次通过所有九个点子的问题中,由于九个点子的整齐排列,极容易使人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正方形的整体,于是思维活动被局限在九个点子组成的图形之内,问题始终不能解决。

然而,思维活动一旦突破了知觉的束缚,就会立刻转向从九点之外下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2、动机与情绪的影响
    
每个人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总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动机与情绪。动机是促使人去解决问题的动力。

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没有动力,问题自然不会顺利解决;但动机过强,同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强度只有保持在一个恰当适中的水平上,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
    
一般地,积极情绪会使问题顺利解决,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但有特殊情况,过度兴奋和过度消极有时反而会阻碍或促进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的影响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也就是说,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了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

思维定势对那些简单的只需靠记忆或熟练操作即可解决的问题。它能有积极作用;对解决那些复杂的、创新的问题则起干扰作用和阻碍作用。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中,人们应当自觉采用“反思维定势”的措施─进持反向思维。


反思维定势
    
“田熊锅炉”的发明就是反思维定势的产物。过去的锅炉均安装着许多水管,它是用加热水管的办法使热水上升产生蒸汽。但这种结构的锅炉热效率不高。

日本的田熊常吉想改革锅炉,但由于他的思考只局限在如何加热锅炉来提高热效应这一点上,结果屡遭失败。

后来,他从相反的角度─锅炉吸热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便茅塞顿开。他想,管子里加热的水只能上升,这对冷热水交替极为不利,严重影响锅炉的势效率。

于是,他把其中一根的热水管加粗,在粗管子中加入一根细的降水管。这一改,外管里的热水上升,内管里的冷水下降,水流和蒸汽得以循环,锅炉的热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百分之十。

田熊从“加热”的反面“吸热”来考虑问题,从而成功地发明了田熊锅炉。田熊常吉因此而成了日本的十大发明家之一。

为了克服固定思路的消极面,应当时常问一问自己:“从逆向去思考怎么样?”比如,圆珠笔漏油问题,一般人是从分析圆珠笔生漏油的原因入手去寻找解决办法,得出的结论是要增强笔珠的耐磨性,但漏油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而日本的中田则从逆向去思考,他采用减少笔芯容量的办法解决了原珠笔漏油的问题。    

对有些问题还可以大胆地问一问自己:“颠倒一下不行吗?”日本一位叫滨里的人,经常被人邀去练习高尔夫球,可是,在家里练习时,由于没有草坪,就要用带毛的地毯,而地毯价钱十分昂贵。

能不能想法使练习少花点钱呢?滨里想:“把地毯上的毛安在球上行不行呢?这样不照样可以产生磨擦力吗?”就这样,长满毛的高尔夫球诞生了,这种球的楼道里练习也就象在草坪上练习一样了。

反面可以出真理。美国伯纳姆在现代科学管理制度─泰罗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问,就是反向思路的产物。

他认为,对任何事情,都要向自己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一、能不能取消?二、能不能合并?三、能不能用更简单的东西来取代?

这三个问题对人颇有启发,它不仅曾经一度使美国的工业生产剧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对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创造,起了开拓思路的作用。
    
这一生,比金钱、学历更重要的,是思维


可以这样说:“思路可贵又可畏。”有利的思路将使你走向成功,不利的思路将使你迷入岐途。当你意识到思维空势的消极作用时,发挥创造性思维,走向成功就大有希望了。
    
4、功能固着与变通
    
功能固着是指只看到熟悉的事物的通常用途,而看不到它的其它功能,从而干扰了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家亚当森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要求被试把三去腊烛平行方向固定在木樯上。发给被试的材料有三去腊烛、三个纸盒、火柴和几个图钉。

第一组领取的材料分别装在三个纸盒内,第二组领取的材料放在三个纸盒外。

其结果,在规定时间29分钟内,第二组有86%解决了问题,而第一组只有41%解决了问题。

原因是第一组受了功能固着的影响,具体的解决办法同学们自己变通一下就明白了。
    
5、思维的一线性和自束性
    
所谓“一线性”就是俗话所说的钻牛角尖,一旦人的思维钻入牛角尖,解决问题就困难了。

所谓“自束性”,就是主观上的附加了条件,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哥伦布竖鸡旦的故事,是打破维自束性和一线性的著名范例。
    

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模式是由若干元素集合起合的结构。思维模式是指由问题的条件、性质、解题者的个性特点,在解题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相以稳定的思维类型。
    
1、直觉式
    
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经过自觉的、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而是凭直觉作出判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速度快,正确性较大。

直觉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非神秘莫测。其过程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都省略了,所以能对问题作出快速的反映和观测。

其基础是个人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果断的意志品质,瞬间完成。

战争前线的军人,执行公务的公安刑警,抢救病人的医生等,善于运用自觉式思维模式。
    
2、分析式
    
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事实材料作充分分析,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模式。

其特点是分析周细,推理严格,结论科学。但有时该思维模式的步骤显得繁杂,耗费时间太多,于是实际运用中,人们往往给予适当的简化,以提高时效。
    
3、试误式
    
尝试错误式的简称。指在解决问题中,不对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等作周密的思考,而用尝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其特点是耗时多各成效低,盲目性大,弯路长。不过在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大致的分析之后的高层次的试误,会大克服以上缺点。
    
4、顿悟式
    
顿悟即指突然醒悟明白。顿悟式指在积累了大量材料之后,经过分析、比较、推理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偶然的刺激,突然明白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模式。

其特点是可预测性、自发性、科学性。其赖以产生的前提一是大量材料的积累,二是艰苦卓绝的思考。
    
在复杂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是对几种思维模式综合运用,随着问题的改变而分别有所侧重。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每种思维模式的优缺点,逐步分析自己的思维模式,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模式,从而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