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看看他,像不像一幅自卑的画

(2018-08-11 11:08:39)
标签:

自卑

大学生

心理咨询

阳光

健康

分类: 阳光案例
你看看他,像不像一幅自卑的画


尽管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但是他仍然选择与母亲一起走进阳光心理咨询中心。


【01】

他叫郭涛(化名),男,22岁,洛阳市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据了解,他比较怪异,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

上课也是闭口不言,即使偶尔被老师提问,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回答得问题很怪异。

下课经常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戴着大耳机发呆,同学试着和他交流,有时他只是冲着同学看了一眼,仍坐着不动。

据郭涛自述,他现在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动漫卡通画好,他和所有学子一样,都是奋勇拼搏,为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

他愿意和辅导员简单说两句,但是不会与同学说哪怕是一句话。

从与其母亲交谈得知,郭涛封闭自己。虽说是一个男生,可是性格内向,由于个人原因他不太愿意向别人吐露心声,所以和别的同学也很少交流,至今一个朋友也没有,可能班上的同学都很少注意他的存在。

但其实他的心里也有很多苦恼,平凡而普通,经常感到十分的自卑。

据同学反映,由于郭涛平常学习不够主动,加之大学生活本来就比较自由,郭涛就每天过着母亲上课送到校门口,下课接到家的生活。

学习不按照老师布置的要求完成,基本每一门课都在画自己的漫画,作业完全不符合老师要求,这样就更加重了他的自卑心理。


【02】

阳光心理首席咨询专家蒋庆伟介绍,现在许多大学生说他们感到没有希望,前途一片渺茫,也没有奋斗的动力,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觉得生活和学习没有意思。

出现这种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这个案例来看,郭涛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郭涛同学小时候,自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在一起,性格更怪异了。加上他的父亲对他的关心不多,一年也没见上一回。

从他的个性来看,都是独来独往,而更多时候母亲忙于工作疏忽儿子身心变化,再加上他不善言辞,很少深入沟通。

尤其是父母离异后,招来了父母的深刻责备。常此以往,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而且现在郭涛不满足现状,也就是说,每个人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之处。

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较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士(如父母)对自己过低的期望和评价,就会影响其本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自己的低估,反倒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有不少大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往往与父母、老师、社会舆论等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郭涛除了自己任何人都不信任了。

2、学习方面

在学习上,郭涛由爱学习变成不爱学习,害怕学习的那种。他的爸妈还没有离异的时候,他的成绩还算可以。

进入中学的时候,由于他个人努力苦读,成绩挺不错的。该同学小时候就很喜欢漫画,在喜欢上了虚拟的故事里。然而,他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

上了大学,他老觉得遭到别人的歧视和冷眼,不主动学习,家长和老师也泄气了。家长不在主动过问他的成绩,各科任老师上课的时候,一般都当他不存在。

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后不复习,以及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不论上什么课他就沉迷于自己的动漫,这样成绩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在家不受欢迎,学校里多余的学生,为此他丧失了进取心。

3、个体心理方面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做到它。每个人对自己的估计是不一样的。

性格内向、胆小多疑的人往往夸大外部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限制了能力发挥,效果必然不佳。

而案例中的郭涛正是如此,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印证了郭涛自卑的消极的自我认识,使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你看看他,像不像一幅自卑的画


【03】

在本案例中郭涛同学的想法和行为就是典型的孤僻自卑情绪状态。他认为是给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陪读,这个观点让人不敢苟同。

我们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受教育是为了增进知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素质。不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不能没有知识。

所以你今天在学校里学习只是在为你自己积累着一笔无形的财富,这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郭涛同学现在处于一种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下,自卑的实质并不是客观上的差距,而是自我评价过低。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认为,包括自卑在内的负性情绪体验主要是个体对事物的某些不合理观念造成的,因为成绩不好、外貌不如别人,就认为别人一定很看不起自己,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

郭涛虽然采取避免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来掩饰自身的不足,缓解一下自己的心理压力,但会产生孤独的体验,形成闭锁性的性格,会产生更糟的情况。

在了解了前面一些道理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低落的情绪中早日解脱出来。

 
【04】

阳光心理推荐五种克服孤僻自卑感的基本方法。

1、放开“缰绳”,为学生的成绩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他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不是马上去抓他的成绩提高。

成绩固然很重要。但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我们先不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退步这个诱发因素。

2、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郭涛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建议母亲到校看望他时,与之交谈。

同时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他为客人递茶、剥水果等,也可以让他与客人交流一会儿。

同时,适当地要求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3、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学习不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等来争取提高学习效果。鼓励郭涛要注意自己的进步,要相信“别人行的事,我也能做好”。

外貌虽然不能改变,但注意修饰与衣着,表现自己性格上可爱的一面,也会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喜欢。

4、改变评价的方式。

让郭涛认识到自卑的本质是自我评价过低,即“实际上没有想的那么糟”。要合理地评价自我,不要以偏概全,不盲目自我否定。

要降低对自己的苛求,要学会辨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积极与他人交往。

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

郭涛由于自卑,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得窄小,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

当他在家长及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心理活动不再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心情自然就会变得开朗。

另外,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