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文·亚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2018-07-10 21:57:58)
标签:

欧文亚隆

心理

团体

阳光

存在主义

杂谈

分类: 抑郁焦虑
欧文·亚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1980年,欧文·亚隆发表了他最具学术性质的文章《存在主义精神疗法》。

在这篇文章中,他定义了生活的四个终极问题,即:不可避免的死亡;我的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需要的自由;还有一点就是,也许生活并无一个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他认为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痛苦基本源自这四个方面的困扰。

欧文·亚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欧文·亚隆(Irvin Yalom),当世仅存的国际精神医学大师。

1931年6月13日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父母是俄罗斯人,第一次大战后移民美国。

如今担任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与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和罗洛·梅(Rollo May)并称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

欧文·亚隆著有《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住院病人团体心理治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渐亲近》、《会心团体:最初的事实》等著作。

欧文·亚隆也擅写心理治疗小说和故事,如《诊疗椅上的谎言》、《当尼采哭泣》、《生命的意义》、《爱情刽子手》、《叔本华的治疗》等,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文类奖项。

欧文·亚隆主讲的录音带广泛使用于治疗师的训练工作,持续在全美各地发表演讲并投入临床治疗工作。

因其在临床精神医学领域的贡献,曾获得一九七四年艾德华·史崔克奖;一九七九年获得美国精神医学会为学术研究颁发的基金奖。 

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认为人是自由的,并要为自己的选择及行动负责。

存在主义是一个极具哲学性思考的学派,在治疗过程中与当事人探索的主题有自我觉察的能力、自由与责任、追求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追寻意义、焦虑是生存的一种状态及觉察死亡与不存在。


欧文·亚隆的团队治疗理念

团体成员会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独的、相隔离的备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个体,他们会发现,还有很多人也同样的承受着痛苦和需要帮助;

团体成员会发现,在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同时,可以找到应对问题的资源和方法;

在团体治疗的互动中,治疗师可以通过互动,看到来访者的问题,而不是单单通过来访者本人的口头报告;

可以使来访者更快更直接地明晰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方式的特点欧文·亚隆总结的团体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因子亚隆将其存在心理治疗定义为一种动力取向的治疗。


欧文·亚隆认为,关于存在主义的治疗问题,建议大家简单地想想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生活当中的干扰放到一边,比如手机、电子邮件等等。

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存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深的担忧。

《存在心理治疗》聚焦于很多专门的考虑或终极的忧虑,比如死亡。

我们在这本书里面就可以知道死亡就是一个终极的忧虑,或者说生活的意义、目标是什么。

对于我们来讲,人类似乎是一个需要意义来生存的动物,我们是困扰的,如果发现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还有一些终极的考虑和关切,比如孤独感。

这是我的两个不同兴趣,一个是团体治疗,一个是存在主义治疗,是两方面的问题。


欧文·亚隆认为,从弗洛伊德的变化,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平等的关系。

但让人们看起来,像是这样的人改变了现状。

我是一个治疗师,不是一个尝试社会改变的人。

也许在团体当中,有很长时间的静默。

你会发现在同一个时间有不同的反应,同样一个刺激不同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内心世界。

所以在这个团体当中,一个刺激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反映,这就意味着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是切进或者是接近团体的事件。

比如在工作当中,有很多人对工作不满意,可能有一个非常有启发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内部世界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是他的内部世界让他作出这样的反应呢?

如果所有的人对这个事件有同样的感受的话,那么这个环境是需要社会变革的。

欧文·亚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欧文·亚隆认为治疗性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随着人类各种体验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可以将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疗效因子”。

在治疗体验中,可以概括地分为11个主要的因子。

1、利他 

小组成员能通过向其他组员提供帮助能提升他们自己的自尊,将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之前,并且将自我的某些方面与小组其他的成员分享。

2、团体凝聚力 

凝聚力是指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小组成员通过身处组中而感到温暖和平静,体验归属感,感到自己对于小组是有价值的,不论暴露自己的任何经历和隐藏的一面,仍能够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不再感到孤独;相比其他地方,组员能感到置身小组之中犹如回到家里。

3、普遍性 

团体治疗使组员了解到其并非唯一受某方面问题困扰的人,“我们是同舟共济的”;团体治疗使组员了解到其情况不比别人更糟,了解到别人也有和其自身同样的“坏”想法和不好的感觉;了解别人也有和其同样不愉快和糟糕的生活背景;了解其自身和其他人并非大不相同,使其获得“属我族类”之感。

4、人际学习 

人际学习源于团体成员间的互动,组员们发现在互动中他们的言行对其他人的影响,通过领悟,他们能意识到他们是如何形成这种特定的行为交往模式,以及这些特有的交往模式是如何作用于他们现实生活的。通过团体成员间的坦诚相待、反馈和相互支持,组员可改善他们的行为交往模式。

5、提高社交技巧 

改善小组成员的交往技巧;(付出)感觉对团体成员及其他人更加信任;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沟通方式;团体给个体提供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

6、信息传递 

治疗师或组员对某一组员提供忠告或建议,或某个团体成员对人生问题给予确切的劝解和建议,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应对某个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7、宣泄 

宣泄是指将心中紧张的情绪释放,团体中的成员通过口头或非口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受,从而缓解他们的痛苦。

宣泄还可以指小组成员对自己获得的顿悟、自由之感加以表达。小组成员也可以哭啼、呐喊或写作等不同的形式通过表达他们的想法、恐惧和感受等等。

8、模仿行为 

小组成员在发现组内存在榜样后,有意向团体中比其适应良好的人学习,并且在目睹小组成员勇于表露自己所不为人知的一面又因此而得到支持和理解后,这种经验使其也愿意做同样尝试;组员通过认同,继而采用另一位团体成员的行为模式或交往风格;或者赞赏并模仿治疗者。

9、原生家庭的矫正性重视 

在某方面,团体体验使团体成员重新经历并了解其在家庭中的成长过程,团体体验帮助其解其过去对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重要人物未了情结,在某方面,团体体验就像家庭体验,只不过这次比较能包容性更强,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自己是如何在家庭中长大的,团体就像家庭——有些成员或治疗者扮演父母,而有些人扮演亲戚,透过团体体验,了解到过去和父母及亲戚的关系的形成及发展。

10、重塑希望 

目睹其他团体成员的好转后对组员会有所启示,明晰别人解决了和自身类似的问题,并看到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由此目睹其他成员改善对自身会有所鼓励;知道团体能帮助包括自身在内的有类似问题的人,具鼓舞性。

11、存在意识因子 

了解到生命中有时是不公平的;了解到生命中有些痛苦和死亡终究是无法逃避的;了解到无论和别人多么亲近,仍需独立面对人生;面对生与死,要因此更诚实地生活,而不被枝节小事羁绊;认识到在终究必须为自己生活的方式负起责任,无论从别人那儿得到多少指导和支持。

欧文·亚隆认为,我开始进入医师培训时,有一个老师叫弗兰克,他是最早期的团体治疗师之一。
我从开始就被告知团体治疗是非常有力量的。

很多年前,我们更多感兴趣的是弗洛伊德的思想,他研究的焦点在童年早期,主要是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对我来讲,改变你和别人关系的方式,可能就是团体治疗方式是比较好的,是可以到看人和人如何建立关系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