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朋友圈流行词:盲式出轨的背后,谁是“爸爸的心肝”?


标签:
娱乐星座时尚情感文化 |
分类: 社会心理 |
盲式出轨、上流社会边缘人士、排遣式进食,2018朋友圈流行词你知道几个?哪个词说中了你?
小三小三,爸爸的心肝!——官场流行语!说的是你吗?
盲式出轨
一种很常见却又令人不解的出轨方式。具体表现在出轨对象样样比不上原配,但出轨方硬是闭着眼睛出轨了。
塑料姐妹花
指这样的姐妹:表面是好姐妹,经常一起玩耍购物,心里却讨厌对方,背后说对方坏话、贵对方使绊子。
隐形贫困人口
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
地域拖油瓶
特指数学不及格的黄冈人、不会跳舞唱歌的新疆人、不会骑马射箭的蒙古人,以及没看过升旗的北京人。
排遣式进食
指在一点也不饿的状态下,却总想吃点什么东西,仅仅因为嘴巴很寂寞。
快消品
指购买后总会很快消失不见的物品,例如指甲刀、发卡等。
心诚则零
指一心想减肥,但相信可乐的热量会被冰块中和掉,奶茶里奶健康茶养生,冰淇淋是凉的因此没有热量,因此卡路里统统为零的自欺欺人行为。
万磕现象
近些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磕CP现象,意为只要是成对的东西,不管你们是人是物,不管你们有没有生命,总有人能给你们磕成CP。
“一望无际”
一眼望去,看不到发际线。
末日召唤师
指期待末日降临的人,多数都为年轻人。
因背负着巨大的工作与生存压力,他们时常幻想着某一天世界末日会降临。
尤其是在看到诸如小行星撞地球之类的新闻后,会产生兴奋与期待之情,并且在得知小行星并不会撞地球后,会感到一些失望。
老鹿蹒跚
指部分90后的叔叔阿姨看到喜欢的人后的心理活动。
不同于少男少女恋爱时的小鹿乱撞,这些叔叔阿姨们在经历一段又一段恋爱后,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以前那么强烈,来了就来了,不来也罢。
万能杠律
杠界定律,指杠精们只要想杠,就没有他们杠不出的角度。
服务员型朋友
指极具服务品格的朋友,常见于下列场景:吃烤肉时肉他烤,吃火锅时菜他涮,吃麻小时壳他扒,吃串串时串他拿。
浴后神经紊乱
指人在洗浴后会出现自我迷恋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会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非常好看,并对着镜子不停欣赏。
该症状会在大约一小时后主动消失。
万能好运绝缘体
指这样一群人:抽奖抽不到、恋爱谈不上、睡觉睡不着、学习学不好、游戏菜到爆。
间歇性迷信
主要发生在人们看到自己星座分析时。
看到夸自己的疯狂点头,看到说自己不好的,心里疯狂怀疑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并快速划过。
阴阳家
指还在玩阴阳师的玩家。
在这里引申指坚持不懈,不忘初心,对待事物专一的人。
编剧式观影
指那些看剧一点都不介意被剧透,甚至要自己搜剧情介绍的人,必须时刻掌握剧情发展,不允许任何情节出乎自己的意料。
网上谈兵
指那些在网上看了教学视频后觉得也就那样,自己也能做到的人,结果大多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
上流社会边缘人士
指身边的朋友一个比一个有钱,但自己仍然穷困潦倒的人。
工作CD
指开始工作前所需要的大量蓄力冷却时间。
工作十分钟,CD一小时。
蚊爱
一种蚊子对某类人群的特殊感情,明明几个人坐在一起,但是蚊子不咬别人就咬你,只咬你。
回光返照式友情
有这样一种朋友,不联系的时候两个人像病得连手指都动不了一样,一旦联系起来恨不得把这辈子的话都说完。
亲情价
指一件东西不管多贵,在告诉父母的时候,一律低价。
手办玩具九块八,鞋子包包九十八,门票小一百,那些贵的我不买。
以茶会友
当代年轻人交友的一种方式。指以奶茶为诱饵,将万年不出门的朋友从家里拉出来。
“出来看电影”“不”
“出来溜溜弯”“不”
“出来喝奶茶”“五分钟”
赤裸裸的威胁
指身材完美的人发布过于裸露秀身材的照片,对肥胖人士造成的压力与不安。
汗牛冲动
被挤得满头大汗的上海黄牛很冲动,形容见过世面的人见到更大世面后的无奈与震惊。
高情商型失明
指那些在网上冲浪时不小心发现你没有公开的社交平台账号却选择假装没看到的现实好友,患这种病的朋友值得你用一辈子珍惜。
朋友圈成功人士
指这样的人:职业光鲜、日进斗金、爱情幸福、家庭和睦、生活充满情趣……但是,仅限于朋友圈。
阳光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朋友圈流行词现象,充分说明现代人群的“自我表露”需要。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将个人化较强的信息告知目标对象的过程,包括性别特征、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
目前,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特别是使用一些流行词,向目标对象传达相关信息,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生活方式。
以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来讲,不管是出于获取他人的安慰,还是出于展示正向自我,微信朋友圈都是获得个体自我满足的有效途径。
以认知评价理论来讲,当个体在获得较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时,会出现较多由内在心理动机引发的外在行为。
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流行词,一部分是为了获取有利于自我决定环境而展开的,而这种环境则是利用一定的优越感来达成的。
自我表露的根本动机是要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尤其是自我倾诉、自我满足和社会交往三方面的需求。
微信朋友圈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使得朋友圈中的人际互动要作为多面镜交互反射,进而引发话题参与者的广泛共鸣,进而促发他人认同和自我认知的发生。
阳光心理认为,微信朋友圈中的流行词,看似荒诞不羁,也许真实反映了当下“我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关注阳光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