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酸的真相: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哭

(2018-06-25 11:17:02)
标签:

育儿

股票

体育

收藏

美食

分类: 阳光案例
心酸的真相: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哭


了解的人都知道,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是河南省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是洛阳市从事心理咨询时间最长、积累案例最多、师资力量最强、社会影响最大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十多年来,已经累计为1万多名来访者提供了超过200万分钟的各类心理咨询服务

阳光心理咨询中心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洛阳晚报》等媒体以专题采访等各种形式宣传报道。

同时,中心的心理专家还定期为《心理卫生》、《大河报》、《洛阳晚报》等专业刊物和报纸撰稿,深受广大群众及业内人士的好评。

基于对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了解和信任,杨先生夫妇和岳母带着自己的4岁半的儿子来到阳光心理寻求帮助。

阳光心理资深咨询师孟老师接待了杨先生一行。

据杨先生介绍,儿子名叫杨子龙(化名),今年4岁半。

孩子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姥姥不来接他,他也哭。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叠被子,他不会叠,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杨先生说,杨子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

他从小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

杨先生夫妇虽然都是机关工作人员,但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据的杨子龙姥姥讲,杨子龙的妈妈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孟老师分析,姥姥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姥姥帮忙,姥姥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孟老师根据杨子龙的实际情况,首先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孟老师建议家长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杨子龙心理比较脆弱,建议幼儿园的老师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

结合杨子龙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建议老师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提高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由于杨子龙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建议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叠被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心酸的真相: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哭


心理辅导两个月以后,杨子龙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叠被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

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杨子龙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杨子龙的姥姥无比感激,阳光心理的咨询老师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

阳光心理咨询中心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测量中心”、“催眠治疗中心”、“生物反馈中心”和“沙盘游戏中心”等,配备精确、先进、科学的心理测量设备,是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和成功素质训练的理想家园

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拥数十位高级心理咨询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专业心理咨询师,秉承“专业、规范、人本、科学”的服务理念,热诚为您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您有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帮助,请及时拨打阳光热线,我们将真诚为您服务!

对于这个案例,孟老师特别引用《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一书的部分内容,对各位家长提出建议。

有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基本上是用各种遗弃的方法来控制他们。

父母遗弃孩子有以下多种方式:

1、放弃抚育孩子。

2、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感。

3、对于孩子的情绪表达不给予回馈。

4、不满足孩子发展中的依赖需求。

5、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精神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6、利用孩子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

7、利用孩子维持或挽救婚姻。

8、父母企图对外界隐瞒或否认他们见不得人的秘密,以至于孩子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奋力保密。

9、不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

10、父母的品行不端,使孩子蒙羞。


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怀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没有任何一个5岁的孩子,能够独立离家去自创前途。

通常孩子到15岁以后,才会有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都需要父母的照顾。

心酸的真相: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哭
关注阳光   关爱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