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团体带我走出死亡风暴

标签:
存在主义团体活动心理咨询心灵保健佛学 |
分类: 团体活动 |
存在主义团体从第一期4月20日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期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5月18日晚团体活动中,团体成员开始慢慢有了焦虑、愤怒、不满等各种情绪。
伴随着这些情绪的出现,在带领老师蒋庆伟的推动下,整个团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张力。
存在主义团体因为是无结构、无主题的。
同时,团体初期一个好的带领老师不会对团体做太多干预。
整个团体张弛有度,团体成员有机会自然呈现自己,团体逐渐形成一个迷你的小社会,
每个人的人际模式和当前的人际困扰就会在这个小社会里自然显露出来,
带领老师会在整个团体活动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抱持的环境,
鼓励组员之间的主动互动、真实反馈,还有成员自己尝试新的模式。
所以,可以说存在主义团体一方面是一个“照镜子”的地方,
即通过团体成员、带领老师的反馈,帮助成员多方位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真实样子;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试验田”,
即通过尝试新的沟通方式,收集反馈,学习新的沟通技巧,人际互动模式,让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的选择能力。
丰富的人际模式会使人的生活也很丰富。
团体提供一个这样的情境,在团体里边共10个成员不同的10个人,
一个成员作为团体的十分之一,跟其他9个人在一起互动的时候,相当于跟9种不同类型的的人在互动。
每个人坐在哪里,他的后面都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类人。
你跟9个人互动也相当于跟社会的9类人在互动,就是微型家庭、微型社会的感觉。
你跟这9个人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你锻炼提升的是不同的人际模式,会使你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本期的课程让我收获颇丰。
这四期的内容一直在围绕“死亡”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每个人都害怕死亡,但是我们又无法回避这个终极命题。
生命和死亡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先后发生。
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
那么,死亡既然无法回避,我该如何面对呢?
死亡焦虑无处不在,每当我感受到死亡焦虑的时候,这时候的我非常焦虑、痛苦甚至愤怒。
我什么都不想管,只想快点从这种情绪走出来。
存在主义团体,就像指引的灯塔,
它告诉我,因为我的焦虑,让我无法顾及他人的感受,尤其是我最爱的人,这时候的我会不断的伤害他们,
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不想这样,可我却有了这样的行为,我身不由己。
团体一结束,也就意味着死亡,那一瞬间,我释然了。
在死亡面前,所有的纠结都变得毫无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死亡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我只有去接受它,面对它,感受它,
我们才有充分的心灵自由来感受当下,
也只有过好当下,才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死亡。
前一篇:谁担保爱,永远不会,染上,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