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得多。

标签:
健康 |
分类: 心灵保养 |
有这样一种人,她们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即使对方侵犯了自己的边界,她们还是会为对方找理由,而无法为自己内心深处被侵犯被伤害的愤怒找到出口。
如果两性关系出现问题,她们会受到巨大的内心冲击。
她们会觉得“他对我这么糟糕说明了我不够好”;而不是“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内心问题我之前没有察觉?”
就像我的朋友A,她三十岁没有男朋友,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也不代表她是个不好的姑娘,可是面对别人的议论、父母超越个人界限的各种插手,她有愤怒和疑问,她想捍卫自我,却无法对他人、对父母明确表达出——你们很过分,我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如果你们再这样我就会还击了!
尽管理性上,A知道“做自己”这种价值观没有错,但是在表达感受的过程中,她却不自觉地保持着乖巧、为他人着想、从不伤害他人的固化的人格设置。
————
那些一贯的“好人”,要学会去合理表达不满、拒绝、不认同、愤怒、攻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学不会,那么这种无法传递出去的情绪被不断压抑累积,积重难返,就很可能会拖垮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功能,最终被抑郁吞噬。
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体系比较脆弱,太依赖于他人的对待和肯定;
如果一个人太畏惧关系的瓦解,觉得只要我的愤怒一表达出来,关系就无法修补,
这一类人需要去锻炼自己的内心,需要慢慢尝试突破自我,需要去试试表达你的愤怒和不满,然后看一看它会不会给你和你身处的世界带来毁灭。
即使是毁灭,也是一种涅槃。
什么都不会真的吞噬我们,但是有毒的负能量吸入太多,你的生命力就会被吞噬。
健康的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