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

标签:
文化 |
分类: 社会心理 |
初生牛犊不怕虎出自《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比喻经验较少、情感较少或没有主观的生物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顾虑,敢作为。和"无知者无畏"不谋而合。
无畏中的“畏”,是畏惧,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未知风险的恐惧,这种危险是知道很危险但不知道为什么危险的恐惧,正如不知道水火无情的婴儿而用木盆置于河中而不知道害怕,而长大之后不敢踏入湍急的河流,这种危险取决于我们知道危险,但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危险。
无知者无畏,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要命的是,他们的无畏给别人造成一个错误印象。让别人觉得这些无知的人似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告诉我们:“我们掌握知识就是一个小小的圆圈,我们懂的越多圆圈的外围也就越大”,也就是知道我们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危险的就越多。
另一种是对失败和失去的恐惧,这种畏惧,是知道的越多害怕的越多。一个人可以走过平地上的独木桥,却很难走过万里高空上的独木桥。但是如果你要是把眼睛蒙上,他就可以轻松地走过去,原因就是不知道失败的后果。恰恰是所谓的无知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虽然他们不知道成功距离他们有多远,他们拥有的只是努力艰辛。
心理学还有个术语叫做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水平差的个人反而自认为牛叉,错误的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高。
这个错误认知来源于这些低水平的人不能够辨别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越是聪明、有知识的人越容易自我怀疑。聪明人会更容易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是会犯错误的。他们明白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他们做决定更会留有余地。更会聆听别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