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哮喘与心理问题

(2017-12-11 09:41:42)
标签:

健康

分类: 社会心理

 

哮喘与心理问题

12月11日是世界防治哮喘日,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谈精神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众所周知,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精神因素可以诱发、加重哮喘,有时也可缓解哮喘。强烈的精神刺激和焦虑、恐惧、愤怒、激动都可以激发和加重哮喘。


有的哮喘患者平时随身携带β2受体激动剂的定量雾化器如喘康速,感到心里很踏实,然而如果突然发现忘带药物,即可突发哮喘。


诱发哮喘发作的精神心理因素中以焦虑最明显,其次为愤怒、抑郁、恐惧、兴奋。


哮喘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他们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认为哮喘患者个性特征是哮喘发病的素质基础。


生活事件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是人际关系紧张,包括家庭内部关系。另一方面,诱发哮喘病的上述各种心理障碍不仅可以影响哮喘病患者病情、病程及预后和转归,还会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和社会。


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揭示,哮喘患者具有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希望别人同情、过分要求别人照顾和注意、幼稚、情绪不稳定、焦虑、烦躁、恐惧、过于敏感、欲望过高、内向、郁闷、自卑、暗示性高等。这些特殊的性格本身可能就是哮喘的易感因素。


哮喘病也可以诱发出一些心理障碍,诸如恐惧、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另外上述心理异常又可成为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医学心理学无疑对纠正哮喘患者的心理障碍十分重要。对哮喘患者而言,应接受哮喘防治新观念,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哮喘防治方案规范治疗,主动接受心理疏导,减少情绪波动,防止哮喘发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