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愧疚感控制你的情绪

(2017-12-01 11:37:22)
标签:

情感

分类: 社会心理

 

别让愧疚感控制你的情绪

导读:每个人都有愧疚感,其来源也会有不同。尽管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到内疚、自责,但最早真正可以让你感到愧疚的人,一定是你很爱的人。比如,你的父母、孩子、亲人、配偶和挚友。因此,愧疚最早与爱有关,这是一个人产生愧疚的早期根源。

 

为什么有人老撒谎
据《印度快报》95日报道,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骗人并侥幸逃脱惩罚后,人们会体验到一种“骗人得手”后的兴奋感,而不会心存内疚。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招募了1000余名志愿者。
第一步,研究者先假定一个考试作弊并获得奖金的情景,结果大多数志愿者预测自己事后会很愧疚;
第二步,志愿者真的通过作弊拿到了奖金,结果他们的实际感觉很“爽”。
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从不诚实行为中获益较少,并且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
但尽管如此,没有被惩罚可能对人的良好感觉影响更大。
因此,不要轻易饶恕任何骗子,以免他们尝到甜头。

【什么是愧疚?】
 
愧疚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它是一种混合了“负面情绪”和“错误认识”的痛苦感觉。如果严重愧疚,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自罪感”。
 
那么,到底“愧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其实愧疚就是一种“要为别人的不愉快或痛苦负责”的情感倾向,它常常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难以表达。
【愧疚感带来的阴影】
愧疚的人总是为别人的痛苦“买单”。

相恋多年的情侣如果和自己分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我做错了什么。

或者对方一旦变心,就觉得自己一无四处、毫无价值;或者觉得自己“很受伤”。

有了“愧疚”和“受伤”的痛苦感受,就阻碍了当事人对“分手”这一事件进行客观分析,所采取的反应也就容易陷入盲目。
极端愧疚的人,实际上是生活在别人阴影中的人,他们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敏感于别人的态度和看法,迎合别人的需要与要求。他们逐渐感受不到自己的需要、欲望、价值和自尊。当事人总是生活在别人的需要中,不能够真切地感受自己的需要,久而久之会导致慢性抑郁症或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面对你的愧疚情绪】
表达愧疚:
如果你对某人因某件事情感到愧疚,你最好的选择是找个合适的机会,真诚地向对方表达歉意,并感谢对方对你的关怀与照顾。向对方说声“对不起”和“谢谢”,是化解内心愧疚的一剂良药。

心理治疗认为,不被表达的愧疚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会转化为极端的“自罪感”,并可能导致“抑郁症”和“疑病性神经症”发作。

而表达愧疚对当事人来说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为其创造一个客观、宽松的倾听环境和接纳的情感气氛。

学会感恩:
大多数人从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就生活在父母爱的包围之中。人生的难题不是有没有爱,而是是否感受到爱;不是爱不爱对方,而是能不能以正确的方式付出爱,并给予对方所需要的爱。

但不管怎么说,没有人能够在缺乏爱的条件下长大。


珍视自己:
愧疚的人大都有一种认知误区,觉得只要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就能得到认可和关爱,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愧疚破坏自己的心情,也损坏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是自我实现的高级动物,关爱自己、珍视自己、接纳自己,为自己负责,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前提。
实际上,任何人终其一生都存在一个如何管理情绪的难题。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让内心变得自我信任与坚定。只要你恪守自己的生活准则,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你的生命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社会、家庭、生活的滔滔大海中。

 

 想一想负罪感在你的生活中和你与父母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你对什么事情感到内疚?把这些事情列一张单子,?这个过程中不要自责,也不要想“我知道我不应该为此而自责……”你可能会因为以下的情况而感到内疚:
   
◆没有和父母共度佳节
   
◆拒绝了父母拜访或交流的请求
   
◆父母这些年来对你的付出
   
◆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
   
◆父母在上个感恩节时所爆发出的愤怒
   
◆接受他人的帮助或馈赠
   
◆希望父亲或母亲死亡,“滚得远远的”,或者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
   
为了帮助你思考,你也可以做一做下面这个练习。用你自己的经历填空补全下面的句子。
   
◆我为自己想要/不想……而愧疚。
   
◆我为自己做了/没有做……而愧疚。
   
◆我为自己感觉到/没有感到……而愧疚。
   
◆我为自己说了/没说……而愧疚。
   
◆我为自己相信/不相信……而愧疚。
   
◆我为自己质疑/没有质疑……而愧疚。
   
◆我为自己有/没有……而愧疚。
   
◆我为自己表现出/没有表现出……而愧疚。
   
◆我为自己对……做了/没有做……而愧疚。
   
◆我为自己本该/本不该……而愧疚。
   
想一想你自己为什么会对单子上的事物感到内疚(再次提醒,是“为什么”,而不是“该不该”)。内疚感在你的家庭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又如何加强了你那种要对某事负责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