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日历 ▏感恩节:真的是父母越疼爱孩子,孩子越不懂得感恩吗

(2017-11-20 15:28:38)
标签:

情感

分类: 社会心理

阳光日历 <wbr>▏感恩节:真的是父母越疼爱孩子,孩子越不懂得感恩吗

01.

最近,豆瓣上的一个帖子火了,网友吐槽自己10岁的小侄子。

这个小侄子不仅成绩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重点来了,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孩子说自己的父母太穷,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他的同学都拿着iPhone7,自己却只有儿童手表。

他的成绩总考第一,才艺出类拔萃。然而,就是如此优秀的孩子。竟因觉得自己优秀而嫌弃父母。真实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贫,儿嫌母丑”的闹剧。

“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这是这位考第一孩子的价值追求。

这位考试总第一、才艺出众的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里,放在心尖儿上,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

 

02.

无独有偶,看到豆瓣上有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有个让所有父母感到心惊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祸害。

小组中是一群深觉自己受到父母伤害,而选择站在父母对立面仇视父母的人。

小组里有些网友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穷养,有些人觉得自己因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进入上层社会。

言语中对父母的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让旁人看了都深觉寒心。

许多中国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却培养出一个个“受之无愧”的孩子。

“受之无愧”是指孩子觉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够多,孩子还会心生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最终会变成一只白眼狼。

 

03.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实出了问题,多半是根也有问题。

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式父母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为孩子付出了太多,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却忘了孩子有学习爱与给予的权利。

你的爱太过浓密,却错过了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

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04.

我的姑姑家经济条件一般,两口子平时很节俭,但是对他们的儿子却很大方,只要儿子想要的东西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买。姑姑常挂在嘴边的是“再苦不能苦孩子”。

iPhone4s刚出来时,表弟非要买。姑父为了给表弟买手机在工地上开吊车,武汉近40度的夏天,自己不舍得买一瓶水。

然后,手机买完还要买电脑,要去旅游。

甚至有一次下雨,姑父去接表弟,表弟气得淋雨都不愿跟姑父走一起。

他对着姑父吼:不准跟我走一起,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样子。

表弟学习成绩优秀,父母也以他为骄傲。可是他却从不要他的父母出现在他的朋友面前,他甚至怨恨他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穷?

父母付出所有,却滋生孩子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付出,却不懂得感恩,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都是我们来做。时间长了,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却感受不到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05.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阳光心理分享几点智慧小锦囊:

●尊重孩子的天性。成人不要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给孩子随意扣上“不懂感恩”、“自私”的道德帽子。尊重孩子的感觉,一个孩子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

●享受分享的快乐。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比如,吃东西的时候,再好吃的东西也要大家一起吃。可以让孩子去进行分配,人人有份。分配完后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而不是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或者当孩子去分享的时候又拒绝掉。当孩子表达爱时,父母应立即给予孩子鼓励,并愉快地享受。

●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身教重于言传”,孩子的成长从小就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时刻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会不断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把学习搞好,其它的事情家长都一手包办,导致现在很多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您不妨从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开始,平时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不懂感恩的孩子最后总会感觉失望和不满。

让孩子学会感恩,让他心存感激地面对这个世界,学会爱他人,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远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