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奇,孩子日记里写了些什么?

(2017-10-18 14:16:04)
标签:

育儿

分类: 亲子教育

http://img1.gtimg.com/kid/pics/hv1/236/108/2014/130988126.jpg

好奇孩子日记里面写了什么?要不要看呢?最好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

 

看孩子的日记可能会发现好多你不了解孩子的、陌生的甚至倍感担心的一面。很多家长偷偷拿来孩子的日记咨询心理专家,就像擦油灯擦出一个巨人,家长不知道如何再把它收回去。

 

阳光心理资深咨询师刘军奇认为,青少年的心理体验非常直接,也非常真实。孩子成长以后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比如说他把日记上锁或者把自己的抽屉上锁,就表示这和爸妈没关系,尽管他的身体和他的生活仍然和爸妈接触很频繁,但他需要保留自我,这是他成长的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十四五岁还没有这样的需求,我们认为他是自我意识迟缓。父母要保护孩子这样的表现,当他们产生自我感觉的时候,父母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

 

刘军奇建议,父母不要轻易地翻看孩子的日记。青少年在日记里的话都是深层的东西,深层的东西不是理性事件,如果父母以价值判断它,会对青少年表现在日记里的自由自在的思维接受不了,过于担心。

 

其实,青少年没有社会化以前的思维活动完全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自我中心的思维过程,或者叫做“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只是和这个阶段相伴随的东西,比如说十五六岁很狂妄,藐视权威,也可能盲目崇拜权威,肯定很不成熟,但他们写在日记里只是在做释放,把思想写下来。父母如果不能够理解这个关系的话,最好不要看。

 

父母必须要知道,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是在依赖孩子,需要通过偷窥孩子的内心来满足自己对孩子的不确定感。如果父母需要孩子所有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愿望和期待,孩子的压力就太大。

 

毕竟,孩子和父母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时代变了,经济状态、生存状态都变了,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完全符合父母成长的模式,必须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关键是,父母要明白,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自然会跟自己不一样。

 

阳光心理咨询师也建议孩子,如果发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孩子也要理解。父母从动机上是要保护孩子,不是要伤害孩子,或故意侵害孩子的权益。父母对孩子的爱常有一种全方位融入,仿佛是在替代孩子生活。

 

但如果把孩子看成或内化成自己,就不允许有一些不符合自己欲望的东西在孩子内心出现。一旦发现,就处心积虑地希望帮孩子消除掉。对孩子的这种爱有明显双向性,一方面保护孩子使孩子不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误,一看到小的苗头就把它扼杀了,尽管不好但实际上也有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却破坏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影响彼此的信任感,得不偿失。父母为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前期干预,对孩子的行为做一些判断,偶尔看看日记也无妨,但千万不要把日记里的事情当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