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就是有病,那又怎样?

(2017-10-05 16:43:34)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社会心理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就是有病,那又怎样?


——没有快乐这一说

有人问我,作为心理咨询师,你有心理疾病吗?

我的答案是:没有。

他们说:那你一定很快乐!

我说NO!我会悲伤、会抑郁、会痛苦,我想把地球炸了,我会想象自己万众瞩目,我会神经紧张得睡不着,我会焦虑得吃不下,我会哭,会笑,我会撒谎,会虚伪,但因为我了解为什么,我不害怕他们,不逃避他们,所以,我没病。

由于工作的原因,任务来的时候,我会很焦虑,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时候为了保证熬夜的效率,我会吃一些药物保持兴奋和专注。

我第一次吃的时候,工作结束,对着镜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得很丑,我有点不开心。

然后发现被子乱糟糟的,湿漉漉的很难受,睡不着,然后我想起了过去很多不开心的事情,比如小时候妈妈老是说我,以前别人有钱买的东西我没钱,第一次被女孩拒绝... ...

大脑开始加速,无数糟糕的经验开始逼迫着我想越来越多的东西去解释,去找借口,失眠了。

这些东西停下来,可是我要睡觉,我还有3个小时可以睡觉了,必须停下来,不然明天没法工作,又在床上煎熬了半个小时。

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正常。

我赶紧起床,洗漱,开始回溯自己的情绪。

焦虑最开始的来源是洗漱的时候,我看到自己长得丑,不开心。

我给自己的外貌打6分,不算丑了,为什么觉得自己丑?应该是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好看一点。

这幅皮囊已经长成这样了,为什么今天觉得不爽?是什么刺激到我让我需要更帅?

不合理,太多的不合理了,我现在为什么这么焦虑?

我坐下来开始冥想,这份焦虑不结束,我找不到答案,进不去,完全没有冥想的可能。

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放松训练,当放松到我的丹田部位的时候,我意识到了,是因为那个药,兴奋类药物的副作用就是亢奋之后的焦虑。

是药物带来了焦虑,是焦虑改变了我的认知,我的认知再次引发更多的焦虑和自我攻击,想明白这些,我也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解决,等过了药效就好了。

跑回去继续睡觉,明天的工作不做了。

以上就是我说自己没病的原因,

心理疾病,最大的痛苦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那种惶恐,那种不受控制,那种不被接纳。

当你知道自己怎么了,当你认可自己就该这样,痛苦会消退。

这和快乐不快乐也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生活这样忧伤

我有一位朋友,到了35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始强迫症了,他问我怎么办。

我问他,你想怎么办?

他说,不再有强迫症。

我问,为什么不想再有这个病?

他说,很痛苦啊。

我问他,每天早上干呕吗?

他说,是的,很痛苦,但是和强迫症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他抽烟的缘故。

对啊,每天早上干呕很痛苦,为啥你还要抽烟呢?为什么不因为自己的干呕而惶恐呢?因为他知道之所以干呕是因为抽烟导致的慢性咽喉炎。

当你有了心理疾病,你的人生之中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了解自己怎么了。

你越是了解自己的状态,你越是能带着你的症状生活。

 

——我就是有病,那又怎样

到底为什么得病?

1、认知方式容易收集挫折感

一个人有完美倾向,他就总是追求那个结果,总是体验不到快乐,更多的专注于痛苦、失败之处。

一个人更喜欢内化归因,自我攻击,那么他就会时常陷入自我指责。

2、情绪调节与表达方式不成熟

室友让你帮他带饭,你不愿意,但是你不知道怎么拒绝,半推半就带了,你自己心里又不舒服,你就压着,委屈着。

3、自尊建立与自我价值感不完善

做期货交易,赚了你就很自信,觉得自己牛逼,赔了就是各种自己能力不够,其实作为散户,赚与赔受你个人影响有多少?

4、童年压抑导致成年之后不断回到童年状态

小时候被孤立过,大了总怕再被孤立。

根据阳光心理官网数据,中国目前成年心理疾病患病率17.5%,其中女性21.8%,男性14.1%。

在这17.5%里面,每100个人,只有8人会选择主动求助专业干预。

在这不愿寻求帮助的92人中,有71%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

知道了为什么,你肯定就会问,我到底怎么改变?

为啥要改变呢?你就是病人啊。

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你的认知。

治疗的第一步,是认可自己有病,带着症状,你依然可以好好生活。

但是,压抑只会让情况更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gInVRS0wzb6V1Pew6XPQNYUIKOhajWtaIg8dAVNm5SPOVB7GKsT2x26dia81PVJTuiczNtvuemwibkbw1eCmrDA/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