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是有病吗?

标签:
情感健康 |
分类: 社会心理 |
平常人对于看心理医生、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有一些非议,认为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方面有问题,随即被标签化为“有病”或“不正常”,而将人与“有问题”挂上钩。
种种原因使得很多人宁愿饱受痛苦折磨也不愿被人说三道四前去做心理咨询,这其实是对心理咨询的一种误解。
其实,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没有什么不正常或见不得人的。
而是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健康的生活态度,希望透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享受健康生活。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主动要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
凡是工作、生活、学习、家庭、疾病、康复、婚姻、育儿等方面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一旦求助者体验到不适或痛苦体验,都可求助心理咨询师,协助解决。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
什么人适合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大部分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他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
做咨询的目的:
1.教会你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你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避免罹患各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躁狂症等。
2.帮助你摆脱因失业、失恋、离异造成的痛苦,教会你应对生活中种种挫折的方法。
3.使你拥有健全的人格,摆脱自卑、自恋、自闭等不良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4.帮助你恢复爱的能力,使你学会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幸福地去爱。
在心理学比较发达的国家,人们看心理医生是经常的事。 当遇到许多疑惑的事情或情感问题时往往会通过专业方式来寻求解决。比如压力大、有烦恼、 找心理医生聊聊天 ,开导开导,这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