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案例】你知道孩子为什么经常打架吗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阳光案例 |
周日上班,阳光心理接到一个来访者电话,原来是一年前在阳光心理接受咨询的一个男孩张某,他说自己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洛一高,阳光心理所有工作人员听到这个消息都特别开心。
记得去年张某刚来的时候和父母一起来的,当时只有父母进屋,张某不愿意进来,因此,还在咨询室门外和爸爸发生了语言上的激烈争吵。进来后,一言不发的坐在沙发上,父母的问话也不回答。
经了解,张某,男,15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在小学时,曾拿过奥数比赛一等奖。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特别是在电脑方面。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是非观念不分,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原因,在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离异,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孩子也因为从小没有父亲而自卑,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积极关注: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2.认知疗法: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了三个目标:首先、让张某认识到父母离异不是他的问题,其次、让他意识跟老师、家长对着干真的是一种英雄行为吗?再次、帮他重建自信心。
3.行为疗法:抽时间带孩子到外面世界走走,让他感受一下大人的工作环境,对他进行理想教育,使他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三。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指导张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张某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体育课上的事,事后也去向老师道了歉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得到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